8月29日晚,福鞍股份(603315.SH)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6億元,同比增長11.77%;實現歸母凈利潤0.35億元,同比增長48.22%;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公司表示,凈利增長的主要原因為裝備制造業務通過自身努力實現減虧并實現微利,毛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4.09%。
據公開資料顯示,福鞍股份主要業務運營為裝備制造板塊、環保板塊及鋰電池負極材料板塊三大板塊。其中,裝備制造板塊主要從事重大技術裝備配套大型鑄鋼件的生產和銷售,環保板塊是遼寧冶金設計研究院從事煙氣治理工程服務和能源管理工程服務,主要業務涵蓋煙氣治理和能源管理兩大領域,在鋰電池負極材料板塊為公司參股子公司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年產10萬噸鋰電池生產線,并于2023年3月已實現盈利。
【資料圖】
今年以來,國家制定頒布了多項鼓勵鑄造行業發展的政策,為行業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鑄件產業是工業制造體系的重要基礎之一。
一直以來,福鞍股份的水電產品優勢顯著,產品質量標準高,技術領先,一定程度上助力公司業績提升。報告期內,公司鑄造行業營業收入為2.26億元,同比增長20.09%。其中水電設備鑄件較去年同期增長0.61億元,增幅比例達107.24%,收入增多的主要原因為公司調整產品方向、優化產品結構、多承接噸位規格適合公司生產能力的產品。
多年來,福鞍股份憑借領先的技術,優質的產品以及齊全的資質,一直作為國際各大制造企業的合格供應商,在此背景之下,公司將會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為業績增效。
在環境治理方面,隨著環保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空間也加速釋放。
2023年5月,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固定污染源監測監督管理的通知》,從壓實生態環境部門執法監測責任、強化環境監測和執法聯動兩個方面對固定污染源執法監測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報告期內,福鞍股份環境治理業務營業收入為2.46億元,同比增長9.60%。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子公司設計研究院是國內較早從事脫硫、脫硝、除塵等煙氣環保治理的企業之一,子公司設計院在顆粒物防治、VOCs和煙氣參數監測等方面業績積累豐富,指標管控嚴格,滿足執法監測需求。
此外,福鞍股份在研發方面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和持續研發,提高綜合技術實力。報告期內,公司繼續保持高力度的研發投入,研發費用為1300.98萬元,同比增長14.11%。
據悉,設計院在脫硫、脫硝、除塵領域所采用的技術均為市場的主流及領先技術,且符合《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的相關技術要求,并掌握2021-2030年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發展的市場脈搏。同時,研發團隊完成了多項重大課題的研究,截至目前已經掌握30余項煙氣治理脫硫脫硝除塵裝置專利技術。
據半年報披露,福鞍股份努力提升經營業績,不斷調整客戶分布方向,從原來的重點都在出口業務,調整為國內國際市場并重,實現國內國外雙驅動。在優化產品結構上,在保留火電產品原有優勢的基礎之上增加水電產品的比重,抓住國家政策機遇,提高鑄件業務收入。同時,通過內部控制降成本以及工藝性降成本,達到成本控制目標。
(編輯 田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