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4月29日,綠茵生態發布了去年的年報和今年一季報。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508.87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604.09萬元。毛利率38.73%,凈利率28.66%。
綠茵生態是天津市唯一的A股生態園林上市公司,擁有市政總承包一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專業承包二級、環保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風景園林設計專項甲級、旅游規劃設計丙級等資質,是國內同行業公司中生態產業鏈覆蓋能力較為突出的企業。多年來一直專注于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發及其實際應用,掌握了生態修復領域的核心技術。
綠茵生態表示,在2021年,公司采取以“生態修復”和“運營養護”兩大主線業務雙輪驅動,“生態價值文旅產業”和“林業綠地碳匯”為輔助支撐的經營戰略,在多元化業務模式的助力下,實現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展。
2021年,公司積極拓展運營養護市場,不斷提升運營養護市場占比。公司2021年實現運營養護收入1.97億元,養護收入占公司年度業務收入34%,養護業務具有可持續性強、現金流穩健的特點。在運營養護上公司以“園林資產數據”、“物聯網環境監測數據”和“項目調查數據”等數據為支撐,構建了綠茵大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智慧園林可視化平臺,成功地將信息化、智慧化,集約化應運在運營養護上。
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高度不斷提升。結合綠茵生態的主營業務可知,當前“雙碳”的背景下,綠色經濟受到重視,依托上市公司的優勢和龍頭企業的規模效應,業界認為,公司在綠色經濟領域大有可為。
綠茵生態也表示,為響應國家2030年實現“碳達峰”與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政策,公司積極部署林業碳匯的研究與開發,公司研究院開展基于現有項目的碳匯監測及碳匯價值評估研究,同時結合CCER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完成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的必備材料。報告期內,公司形成了集衛星遙感-無人機遙感-小班調查于一體的“天-空-地一體化”林農碳匯量測算技術體系。公司與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聯合赤道環境評價有限公司、中國林場集團、天津榮程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林業碳匯,助力“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的早日實現。
(編輯 張明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