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資助村里今年考上大學的16名學生,希望大家能夠學成歸來,投身家鄉建設。”近日,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波川村舉辦的捐資助學儀式上,該村黨委書記譚榮慶說。
近年來,環江積極謀劃村集體經濟發展,通過土地流轉、村集體經濟入股、合作社務工等形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1年全縣136個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247萬元,同比增長5.42%,各村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其中,44個村收入10萬元以上、6個村各收入20萬元以上、2個村收入突破50萬元,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了資金保障。
該縣引導各村根據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方案,提取部分公益金和福利費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臨時救助、慰問、資助等,讓村民共享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例如,該縣完善大學生獎勵制度,截至目前,全縣12個鄉(鎮)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利用村集體經濟收益金資助學生共213名,發放獎金12.87萬元。該縣還鼓勵各村融合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金和企業、群眾自發捐款款項,籌資設立鄉村治理基金,用于村內公益事業。
據統計,2021年全縣共使用村級集體經濟收益金962多萬元,用于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疫情防控、投入再生產等,確保村民共享發展紅利,共同推動鄉風文明建設,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記者 卿要林 通訊員 韋艷春)
關鍵詞: 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方案 村內公益事業 鄉村治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