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記者 李喬宇 見習記者 許林艷
8月19日,第二屆“2022數字經濟領航者峰會”在北京召開。會后,秦淮數據副總裁莊穎就數字經濟相關問題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莊穎表示,秦淮數據是超大規模算力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運營商,用算力為數字中國提供著堅實的“數字底座”。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秦淮數據全球范圍內運營和在建數據中心共28個,總容量超700MW,在國內位居前列。莊穎認為,數據中心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秦淮數據這種以科技綠色低碳引領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基本都是與頭部互聯網和行業客戶建立長期合作,再加上綠色低碳的特點,投資回報比較穩定,收益也比較好。同時,外部資本市場為數據中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北交所成立、注冊制全面實施,香港資本市場‘一股一票’制度改革、銀行專項資金成立、各種資本與基金公司加大投資,都為科技屬性公司的發展帶去了極大助力。”莊穎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她認為,在“碳中和碳達峰”的大背景下,IDC企業必須對發展模式做出相應的優化調整:一是企業必須以科技驅動作為公司發展動力,超大規模化和園區化是數據中心發展趨勢,那些零散的和高能耗的數據中心將從集中在大城市周邊,逐漸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向“東數西算”十大樞紐節點的西部地區有序遷移。二是企業必須提前布局、積極尋求“綠色低碳”發展。據介紹,在“雙碳”目標及“東數西算”大背景下,秦淮數據持續加大綠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積極參與當地的綠電交易,聯合上下游企業加大風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同時公司通過技術研發更高效地將電力轉換為算力。“秦淮數據是國內第一家提出碳中和目標和路徑的科技企業,2030年公司新一代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2040年全球自有數據中心算力將100%使用可再生綠色能源。”
除了企業自身發展之外,秦淮數據也在賦能行業企業,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需要在硬件、軟件和人才等多維度進行布局,投入巨大。“雖然行業企業需要算力,但并不意味著企業都需要做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屬于重資產和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前期投入巨大,技術更新迭代快。”
莊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秦淮數據正在圍繞著數字社會與數字經濟的全新場景,比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和智慧城市等,開始全新一代數據中心的研發與探索,助力產業進一步進行數字化轉型。
(編輯 白寶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