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4月21日晚間,楚天科技披露的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60億元,同比增長47.08%;歸母凈利潤5.66億元,同比增長182.45%;基本每股收益為1.01元。
資料顯示,楚天科技是國內領先的制藥裝備制造商,擁有著包涵生物工程、無菌制劑等八大產品模塊、數十種產品類型的豐富產品線,是國內少數能夠與賽多利斯等跨國企業對標的高端制藥裝備生產商,也是世界醫藥裝備行業的主要企業之一。
楚天科技2021年末合同負債高達26.62億元,較往期大幅增加,這意味著公司下游需求旺盛、在手訂單充足。年報顯示,公司全年新增訂單超90億,年末在手訂單超70億元。這為公司2022年及后續年度的業績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報告期內,楚天科技設立了子公司楚天思優特、楚天微球,積極布局生物工程前端,并已完成一次性生物反應器、一次性配液系統、超濾層析純化、不銹鋼反應器和填料等生物前端設備及工藝解決方案布局。
目前,楚天科技已擁有提供生物藥全流程解決方案的能力,生物工程板塊有望為公司帶來持續的業績增長。
在疫苗設備方面,楚天科技的無菌分裝和智能檢測后包等中后段產品,在中生集團、智飛龍科馬、北京科興、康希諾等新冠疫苗生產企業得到廣泛運用,產品質量與性能受到高度認可。后續,公司的中后段產品線有望進一步打開高端設備的進口替代空間,并憑借相關產品充分的國際競爭力推進公司海外市場的拓展步伐。
此外,2021年楚天科技亦在新品研發方面收獲多項成果。年報稱,報告期內公司成功推出了高速預灌封及智能檢測、連續式BFS、無菌粉末復方制劑、高速伺服后包線、高速瓶包與條包線等三十余款新產品和填補空白產品,其中五款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的產品矩陣、強化了公司提供綜合制藥裝備解決方案的能力。
數據顯示,楚天科技于2021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51項,其中國內發明49項,PCT國際發明2項。截至2021年底,楚天科技已擁有有效專利2395項、有效PCT國際專利20項和軟件著作權193項,是國內制藥裝備行業中技術積累最為深厚的企業之一。
楚天科技表示,2022年,公司加大力度保持無菌分裝、檢測后包裝產品的國內領先優勢;重點發展生物醫藥裝備,尤其是生物制藥前端生物反應器及其一次性技術(SUT)產品、耗材、包材、輔料;成建制組建創新藥裝備開發隊伍,開發智能新產品。
市場方面,公司將大力推進高端醫藥裝備進口替代,保持國內市場堅實基礎。同時,強力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在重點市場建立銷售服務公司,實現銷售服務本土化。
按照2021年12月公布的《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2022年楚天科技的業績考核目標為:以2021年為基數,2022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20%,或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0%。其中,“凈利潤”以扣非凈利潤剔除各期激勵計劃股份支付費用影響后的數值為計算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楚天科技首次在年報中披露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公司將以制藥裝備為基石,向其關聯的工藝耗材、包材、輔料、工藝工程擴展,輔以信息化、智能制造及驗證,逐漸由裝備解決方案向技術解決方案過渡。2030年前后成為世界醫藥裝備領軍企業之一,銷售額200億元左右。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