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醫藥回應稱,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前一段時間因人事變動調整進行新老工作交接,相關人員對業務還在適應和熟悉的過程中,因此出現個別漏接投資者電話的情況。
不過,據多家媒體報道,未名醫藥正面臨著“資產難盤點”的困境,年報已經遭到10余家審計機構的拒接。而一旦無法按時披露年報,未名醫藥或面臨退市風險警示。
人參難盤點造成審計難?
遭10余家審計機構拒接
前有獐子島扇貝失蹤,現有未名醫藥人參“冬眠”。
2022年3月25日晚間,未名醫藥回復關注函稱,公司至今未能選聘審計機構,主要是全資子公司吉林未名天人中藥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吉林未名”)的人參資產,當前處于大雪封山的冰封凍土中,無法開展人參的審計盤點工作。
未名醫藥稱,吉林人參有多半年時間(每年11月至次年5月)處于冰封凍土中,因此從地表無法觀測出人參存苗,也無法從凍土中挖取,所以該階段無法開展人參的審計盤點工作。未名醫藥是一家以醫藥制造及CDMO生物醫藥代研發、代生產服務為主要業務,主要產品包括生物醫藥制品和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兩大類別。
未名醫藥表示,公司一直積極推進選聘2021年度會計師事務所的相關工作,公司管理層先后邀請了十余家會計師事務所。然而,眾多會計師事務所顧慮的是,未名醫藥的財報連續4年被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目前,雖然公司管理層先后邀請十余家會計師事務所,并積極與各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初步考察、業務溝通、談判和商業盡調等工作,依舊未果。
對于遲遲沒有會計事務所愿意“接單”,未名醫藥表示,目前公司一方面仍在繼續擴大邀約事務所的范圍,另一方面公司正與參與過公司人參資產現場審計盤點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深入溝通,期待其可以接受公司的邀請并完成公司的年度審計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1月27日,未名醫藥曾發布了2021年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公司轉虧為盈,預計歸母凈利潤2.35億元–3.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9.73%-279.50%。
年報時間日益臨近
深交所連發關注函
隨著未名醫藥預約披露2021年年報時間日益臨近,公司卻遲遲未能選聘審計機構,引來深交所兩次發函催促。
2022年1月27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指出,未名醫藥仍未聘請2021年審計機構,而公司預約2022年4月30日發布2021年年報。
深交所指出,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四個月內披露年度報告,且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若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經審計的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可能存在終止上市的風險。
深交所要求,未名醫藥及全體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高度重視2021年年報的編制和披露工作,盡快聘請審計機構并積極配合,按期對外披露年度報告。
到了2022年3月21日,深交所再發關注函,要求未名醫藥說明仍未聘請2021年度審計機構的原因。最終在2022年3月25日晚間,未名醫藥表示:“至今尚未有會計師事務所應邀與公司年審事宜達成合作。”
或面臨退市風險警示
現在擺在未名醫藥面前最大的困局是,距離公司披露年報滿打滿算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了,公司仍未找到可以合作的年報審計機構。
如果公司未能履行延期披露年報的相關手續,并且無法在4月30日之前披露年報,公司有可能會面臨監管部門的立案調查以及行政處罰。此外,公司股票也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有不愿具名的私募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與一直選聘不到審計2021年度年報的會計師事務所相比,“不接電話”顯得事兒并不大,卻也在細節層面暴露出公司目前內部管理出現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回復中所說的“人事變動”指的是今年1月26日,未名醫藥披露實現扭虧為盈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的同時,公布了多名高管集體辭職的信息。彼時公告稱,包括公司副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證券事務代表集體辭職,形成崗位空缺。公司也不得不急忙“補充”高管。
“如今看來,‘不接電話’背后是公司董事會辦公室核心管理人員的集體辭職造成,但究其根本,這些關鍵崗位一起辭職,與選聘不到年報審計機構有一定相關性。”上述私募機構人士說。
關鍵詞: 未名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