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維通信(300136)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天線及模組、無線充電及模組、EMIEMC器件、高精密連接器、汽車互聯產品、被動元件等,可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物聯網/智能家居、商業衛星通訊、智能汽車等領域。
(資料圖)
公司始終堅守“致力于通過對基礎材料、基礎技術的研究,創造出值得信賴的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為我們的客戶創造價值”的使命,注重研發投入,重視與國內、外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與交流,保持對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新型射頻材料等基礎材料的前沿研究,加強5G天線及陣列、無線充電模組、UWB天線及模組、LCP模組、高性能精密連接器、被動元件等產品在客戶的覆蓋,開展6G相關技術的研究,不斷提升整體競爭力,保持市場競爭優勢,為客戶創造價值。報告期內,面對緩慢復蘇的行業環境和客戶需求,公司實現收入334,533.1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4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350.2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20%。報告期內,公司繼續保持天線、無線充電、EMI/EMC等業務的市場優勢,向更多客戶導入產品;同時,持續拓展高精密連接器、LCP模組/毫米波天線、UWB、汽車互聯產品、被動元件等新業務,加大在智能家居、商業衛星通訊、智能汽車等新應用領域的投入,實現從消費電子到“消費電子+衛星通訊+智能汽車”多業務發展階段的跨越,為公司的持續發展及未來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提供重要增長力量。為應對行業發展新形勢以及更好的落實公司戰略規劃、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公司持續加強精細化預算管理控制,優化內部管理措施,保持了整體經營效率的穩步提升,實現了公司在業務持續拓展中的穩定發展,財務指標也在穩步改善。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38.88%,保持著健康水平。在研發投入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約2.96億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申請專利2793件;2023年上半年新增申請專利253件,其中5G天線專利120件,LCP專利10件,UWB專利20件,WPC專利45件,BTB連接器專利48件,MLCC專利10件。公司將繼續以材料為核心,加大對基礎材料、基礎技術的研究和積累,強化核心材料技術,積極把握產品創新周期,錘煉“材料->零部件->模組”垂直一體化能力,提高公司產品附加值,拓寬公司技術護城河,不斷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成為具有全球技術競爭力的企業。在高精密連接器領域,公司依托自身射頻技術、磁性材料等技術優勢,重點發展高頻高速連接器、磁性連接器、BTB連接器等高端細分領域;目前,公司高精密連接器技術水平深受客戶認可,除消費電子市場外,在商業衛星通訊領域也取得快速突破,業務規模快速擴大;此外,公司高頻高速連接器也在服務器領域和汽車領域取得了突破,正在加大客戶拓展力度。在LCP及毫米波天線模組領域,公司不斷加強“LCP材料->LCP零件->LCP模組”的一站式能力,自主研發的LCP薄膜、LCP高頻FCCL通過了美國UL(UnderwriterLaboratoriesInc.)認證,高頻傳輸性能及可靠性等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已服務北美大客戶,同時正在針對移動通信、智能網聯汽車、衛星通信等領域的客戶應用,與相關領域的客戶,開展基于以LCP為代表的高分子先進材料的多種形態高性能毫米波天線解決方案的拓展研究。在汽車互聯產品領域,公司加大客戶、業務拓展,已獲得特斯拉、大眾、東風本田、廣汽本田、一汽紅旗、一汽奔騰、長安汽車、Rivian、奔馳、美國偉世通、富士康等國內外主機廠及Tier1的供應資質,相應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在被動元件領域,公司持續完善深圳-日本-韓國-常州-益陽多地國際化研發體系及高端人才梯隊建設,瞄準被動元件高端定位,成功開發多品類、多型號的高端電阻及MLCC產品,其中高端MLCC產品的電氣性能、可靠性等指標達到日韓同行同類型MLCC產品的技術水平。在UWB業務領域,公司做了豐富的技術儲備及專利布局,目前已應用于智能汽車鑰匙、智能門鎖、智能醫療設備、智能安防、智能音響等物聯網及智能家居產品,實現了公司在物聯網/智能家居應用領域的業務拓展。未來,公司將持續優化企業經營指標,始終堅持對基礎材料、基礎技術的研究與投入,保持清晰的公司使命與戰略,不斷夯實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公司的運營能力,努力成為一家“卓越運營+產品領先”的技術驅動型企業。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公司始終堅守使命,踐行公司核心價值觀,通過多年與客戶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以及持續的新業務拓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公司不斷加強核心技術能力,延伸業務類型,挖掘業務機會,拓寬材料技術能力的護城河,提升整體競爭力。公司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持續創新的技術研發能力為了更好地把握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滿足客戶的產品需求,公司一直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堅持對基礎材料、基礎技術的投入,倡導技術創新,堅持以技術驅動企業發展。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累計申請專利2793項,被認定為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同時,還榮獲了由深圳市知識產權局頒發的“2022年度深圳市知識產權優勢單位”稱號。2023年上半年公司始終保持著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未來公司還將繼續堅持較高的研發投入,不斷深化“材料->零部件->模組”的一站式研發創新能力,為客戶提供專業、高品質、多樣化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公司已在中國深圳、北京、上海、常州、綿陽、美國圣地亞哥、日本新橫濱/筑波、韓國水原/平澤、瑞士貝特拉赫、瑞典斯德哥爾摩等地設立多個技術研究中心,不斷引入全球高端技術人才,打造以基礎材料和基礎技術為核心、以中央研究院為主體的全球化綜合性研發體系,并通過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開展長期、深入、緊密的戰略合作,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造跨學科、跨領域的技術及知識體系,形成綜合性技術優勢,為公司未來快速成長奠定基礎。公司高度重視基礎材料和基礎技術研發,通過對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功能復合材料等核心材料領域持續進行高強度研究投入,提升了以LCP/MPF天線、5GMassiveMIMO天線、5G毫米波天線模組、UWB模組、無線充電模組、高性能精密連接器、MLCC被動元件等為代表的射頻連接、無線充電、高速互聯、精密結構、電磁屏蔽/兼容、無源器件等六大解決方案的競爭力,通過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定制化、高附加值的創新型產品與解決方案,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并保持公司行業領先的技術地位。公司無線充電模組從接收端拓展至發射端,提升了系統集成能力;公司高頻高速連接器取得了在服務器領域和汽車領域的突破;公司開發出來的高端MLCC產品,其電氣性能、可靠性等指標已經達到了日韓同行的同類型MLCC產品的技術水平;公司電阻產品系列齊全,車規電阻已取得了突破。2、全球大客戶的認可在高度關注且充分理解客戶真正需求的基礎上,公司已經搭建了優質的全球大客戶平臺,并持續與客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把客戶滿意落到實處。憑借穩定的品質、及時的交付、有競爭力的產品,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憑借著基礎材料、基礎技術的持續投入,公司技術能力受到客戶的重視,公司定期與全球大客戶展開技術交流,增加了大客戶的粘性與新技術的洞察力。3、卓越的運營管理能力公司近幾年不斷深化精益管理,通過自主研發提高自動化生產水平,全自動或半自動柔性制造能力再上新臺階,不斷革新傳統制造工藝,做好成本管控。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持續擴大,公司不斷提升運營管理和技術工藝創新能力,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從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著力提升制造能力,從而保證了公司產品的品質、產能的高效利用、客戶的滿意。公司始終不斷優化自身的運營管理能力,使得卓越運營成為公司提升競爭力的保障。近幾年,公司通過智能工廠建設,實現工廠全面數據化管理,優化了生產運營管理效率,并滿足了不斷增長的定制化客戶需求。截至本報告披露日,公司全資子公司信維通信(江蘇)有限公司入選江蘇省“2023年度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工程(標桿工廠類)”企業名單,標志著公司產線智能化改造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數字化轉型逐見成效,成功打造了區域內智能制造的標桿工廠。4、不斷完善與加強的公司領導力公司在三年滾動戰略規劃的基礎上,持續深化各事業部的戰略發展規劃及預算管理,不斷根據市場及客戶的變化作出調整與應對措施;在組織建設方面,通過對事業部制的深化與改革,構建了更為完善的組織架構,加強公司在財務、人事、風險管控、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管控,在確保對整體運營風險管控的同時,做到事業部運營的靈活性、內部決策的高效性,并做到上下同欲,以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組織需要。此外,公司大力提拔80后、90后、00后的年輕干部,大力引進相應的技術及管理人才,優化人才結構,從企業文化、領導力、戰略經營等多方面以及通過培訓班、訓練營等方式,幫助核心骨干團隊快速成長;堅持信維合伙人文化的理念,繼續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及股權激勵等長效激勵機制,從而打造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管理團隊,引領公司實現穩步發展。5、全球頂尖產業協會成員,領先的產業實現能力公司目前已加入國際無線產業聯盟(IWPC),同時還是全球最具權威的無線通信產業和移動生態系統協會(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歐洲3D-MID協會、無線充電聯盟(WPC)、中國通信學會(CIC)、FiRa聯盟、汽車數字連接協會(CarConnectivityConsortium)等多個行業協會的重要成員。公司憑借專業的射頻技術,通過與業內一流企業的持續合作,共同制定相關方法標準等,積極開展通信技術前沿研究與產業化應用,推動自主創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公司擁有廣東省LCP5G射頻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深圳市5G毫米波天線技術工程實驗室,測試能力達國際領先水平。公司毫米波天線模組項目納入了江蘇省2022年度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公司無線充電模組技術改造項目納入常州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專項支持重大項目,是公司產業實現能力的體現。此外,公司“核心信息技術5G中高頻通信大規模MIMO天線”項目,作為江蘇省工信廳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在今年上半年公示驗收完成,標志著公司已經完成相應關鍵技術的開發,正式進入產業化階段。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1、經營風險①外部經濟變化的影響目前,外部形勢復雜多變,宏觀環境對產業的影響,會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及發展預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從而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一定的影響。針對此風險,公司一方面加深與客戶的合作,做好客戶及市場變化的預判,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也加大對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大重要客戶新產品的營收占比,培育新的收入增長點;另一方面,公司除了維持在消費電子移動終端領域的領先優勢,還將繼續加大對智能汽車、商業衛星通訊和IOT應用領域等的業務布局及產品開發,降低外部經濟變化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②行業形勢的變化消費電子行業具備創新周期短、產品迭代快的特征,下游需求不斷變化,只有不斷推出有創新力的產品,才能不被市場淘汰。公司堅持高研發投入,并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來保證產品在技術上的領先性。公司致力于打造技術驅動型企業,重視在主要產品生產規模和工藝技術方面的較強市場競爭能力,并且在行業趨勢上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公司如在業務拓展過程中未能在生產、管理、營銷、技術等方面持續占據競爭優勢,未來將面臨一定的市場競爭風險。③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公司出口銷售和進口原材料以美元結算為主,隨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不穩定性因素變化,公司會面臨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未來,公司持續加強外匯管理,做好外匯匯率波動的前瞻性預測,提前做好相關的風險對沖準備,降低匯率波動對公司的影響。2、管理風險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公司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發展同步進行,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增多,產品線愈發豐富,員工規模相應增長,現有管理制度及管理體系面臨諸多新挑戰。如果公司管理層對公司現行治理架構、內部管理流程和人員結構的調整完善無法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需要,將使公司管理風險增大。公司管理層已充分意識到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這就要求公司需進一步對現有管理架構進行完善與優化,加強對子公司、參股公司管理團隊合規運營理念的宣導,定期開展系統性的管理培訓,嚴格執行內控與預算管理,做好公司整體戰略計劃的貫徹落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