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002080)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報告期內,公司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節能減排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聚焦特種纖維、復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賽道,以“做強葉片、做優玻纖、做大鋰膜”的產業發展思路,集中優勢資源大力發展風電葉片、玻璃纖維及制品、鋰電池隔膜三大主導產業,同時從事高壓復合氣瓶、膜材料及其他復合材料制品的研發、制造及銷售。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3.8億元,同比增長8.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9億元,同比下降26.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0.03%。公司長期以來積極開展能效對標、清潔生產審核、綠色工廠和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等工作,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14家“綠色工廠”,12家清潔生產審核認證企業,13家能源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報告期內,公司節能減排投入約8,150余萬元,萬元產值綜合能耗較基期值下降8.5%。(一)風電葉片業務1、主要業務概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材葉片是專業的風電葉片設計、研發、制造和服務提供商,其產品下游客戶為風電機組整機商,終端用戶為風電場開發商。中材葉片以技術創新為先導,擁有完全獨立自主設計研發能力,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風電葉片設計和技術服務,目前擁有37-123米葉片成功設計開發經驗,全系列百余款產品,適用于高低溫、高海拔、低風速、沿海、海上等不同運行環境,可匹配1.0MW至15MW+平臺。作為國內風電葉片行業領軍企業,規模化、專業化水平在國內位居行業前列。報告期內,中材葉片通過增發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中復連眾100%股權。收購完成后,中材葉片共擁有江蘇阜寧、江西萍鄉、江蘇連云港等15個生產基地,產品覆蓋中國、澳大利亞、巴基斯坦、智利、巴西等39個國家及地區,成為國內風電葉片行業絕對龍頭企業,進一步提高公司風電葉片業務的全球行業影響力。未來中材葉片將充分發揮協同優勢,實現提質增效,優化行業競爭格局,以先進的技術和可靠的產品推動風電行業中長期穩健發展。2、行業情況2022年,風電招標規模創歷史新高,2023年風電行業迎來需求恢復。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容量23GW,同比增長78%;電力生產保持增長,其中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長16%;全國電源工程投資同比增長,其中風電投資761億元,同比增長34%。風電招標價格低位趨穩,風電制造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位回落,鋼材及環氧樹脂等核心原材料價格均有所下降,行業內企業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強。長期來看,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各項環境監管政策落地及項目進度加快,風電葉片行業未來具備長期成長空間。風電葉片的設計和制造技術不斷改進,提高了風力發電的效率和可靠性;風電葉片的長度不斷增加,提高了風能捕捉效率并降低發電成本。風電葉片向大型化、大功率化、輕量化轉變,產業發展將以模塊化高效制造為基礎,實現自動化和機械化制造技術的廣泛應用;同時以精細化設計為趨勢,實現低載荷、高發電量、環境友好、輕量化要求,行業競爭壁壘提升。設計、制造技術及供應鏈壁壘的提升,將不斷推動行業競爭格局的優化,具備技術、規模和服務等綜合競爭能力的企業將更具優勢。同時,國內風電企業先進的技術及低成本優勢有助于加強與國際整機廠商的合作關系,“走出去”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3、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報告期內,得益于2022年下半年的前瞻性產能布局,中材葉片全面匹配市場需求,合計銷售風電葉片9.6GW,同比增長27.4%(其中,中復連眾銷量2.3GW),實現風電葉片銷售收入43.0億元,歸母凈利潤3.5億元,毛利率提升至17.2%,同比提升11.3個百分點。生產經營方面,中材葉片憑借強大的研發和技術優勢,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快速迭代大型號產品,迅速搶占市場份額,全面提升產品競爭力,平均功率達5.5MW,同比增長45%;通過與戰略客戶簽訂框架合同,同時與供方開展深度合作,推進供應渠道建設和采購降本專項工作,打造供應鏈核心競爭優勢;技術研發方面,完成國產碳纖維拉擠產品的開發及應用,百米級柔性風電葉片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階段性進展;建成SI110.5、SI122m等5條葉片示范生產線,SI122產品通過靜力測試,順利通過首套驗收;中復連眾123米全球最長風電葉片完成吊裝,提升我國海上風電裝備的技術水準。產能布局方面,陜西榆林、新疆伊吾及廣東陽江等3個國內生產基地按計劃推進建設中,預計年內可建成投產;海外巴西項目加速推進中,積極與國際頭部客戶開展合作溝通,已完成合作協議和供貨協議簽訂。(二)玻璃纖維業務1、主要業務概述公司之全資子公司泰山玻纖專業從事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的研發、制造及銷售。玻璃纖維年產能超過135萬噸,主導產品包括系列無捻粗紗、熱塑性纖維、短切氈、方格布、風機葉片用多軸向經編織物、電子級細紗及電子布、耐堿纖維和玻纖無紡布等8大類2,000多種規格,廣泛應用于建筑與基礎設施、汽車與交通、化工環保、電子電氣、船舶與海洋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出口美國、歐盟、日韓、中東、東盟、南美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2、行業情況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輕質、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其優異的產品性能及可設計性決定其下游應用廣泛,是復合材料的最佳增強材料,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電子電器、新能源、建材、環保、管道/儲罐等領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玻璃纖維對傳統材料具有替代性,一方面,技術、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規模化生產使得玻璃纖維成本中樞下降,替代性價比提升;另一方面,技術進步帶來創新產品的出現,不斷提升玻璃纖維的性能,拓展其應用場景,使得行業需求兼具總量增長和結構優化的雙重特性,長期以來保持增長之勢。報告期內,國內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玻璃纖維下游市場的需求恢復以及下游開工率明顯不及預期,行業整體產銷面臨壓力,庫存增加,據卓創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行業玻纖紗庫存78.3萬噸,處于歷史較高位置。價格方面,經過2022年產品價格快速下行后,價格進入平臺期,部分傳統產品價格下降至歷史低位水平。成本方面,以天然氣為代表的能源價格開始高位回落,成本壓力得到一定緩解。從供給端來看,報告期內行業新增產能釋放節奏放緩,利好后續行業修復。全球玻璃纖維市場目前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市場集中度高,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資金和政策壁壘。從需求端來看,預計短期將呈現弱復蘇、慢復蘇的特點,下游市場需求的復蘇程度、速度差異明顯,產品價格將持續分化;長期來看,在雙碳目標推動下,風電、新能源汽車、電子電器、新型建材等領域需求有望持續增長,行業領軍企業利用各自規模、成本或研發優勢,在不同細分領域形成差異化定位格局。泰山玻纖作為全球領先的玻璃纖維制造企業,圍繞“產業高端化、產品多樣化、市場國際化”發展戰略,技術研發和產品結構優勢明顯,新產品技術儲備充足,玻璃纖維產業鏈延伸的戰略定位清晰,是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綜合性玻璃纖維企業之一。3、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報告期內,泰山玻纖深掘國內市場,加大高附加值、高毛利率特色產品銷售比重,堅持外銷市場最大化,踐行“價本利”理念,玻纖及制品實現銷量63.6萬噸,同比增長23.5%,實現銷售收入41.2億元。其中,出口銷售占比19%,較2022年四季度提升5%。泰山玻纖充分發揮產品種類多的特點,積極進行產銷及生產結構調整,緊抓風電增量節點,加大高模纖維銷售,風電類、熱塑類等高附加值產品銷量同比增長,二季度產銷率106%,有效去庫存;通過積極探索優化運輸方式和路線,提高原料儲存能力和備貨量,持續優化集中采購管理模式,組建精細化采購團隊等多舉措進行降本,報告期內平均單位成本下降10%;組建完成泰山玻纖中央研究院,低膨脹低介電、扁平纖維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積極進展,創新水平不斷提升;持續推進山西太原基地燈塔工廠項目建設,通過智能制造持續鞏固發展優勢。(三)鋰電池隔膜業務1、主營業務概述鋰電池隔膜產業是公司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主導產業,鋰電池隔膜作為新能源電池生產的關鍵材料,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3C消費電池、儲能電池等領域。公司鋰膜產業擁有國際先進的濕法隔膜制造裝備以及領先的技術研發能力,具備5-20μm濕法隔膜及各類涂覆隔膜產品,目前具備年產16億平米以上生產能力,在建產能超過45億平米,在山東滕州、湖南常德、湖南寧鄉、內蒙呼和浩特、江西萍鄉、江蘇南京、四川宜賓等地布局了生產基地,覆蓋了國內外主流鋰電池市場,與國內、國際鋰電池頭部企業建立了穩固的戰略合作關系。2、行業情況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逐漸回暖,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完成產銷分別為378.6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44.1%,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8.3%以上。行業擴產節奏加快,鋰電池隔膜行業逐漸從供不應求轉向供需緊平衡階段,行業競爭格局面臨挑戰,價格受供給端影響存在下行壓力。從長期來看,在“雙碳”政策背景下,減少排放、全球減碳已成為共識,多個國家從政策指引、補貼扶持等多方面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全球各大一線車企不斷加大投入,電動化轉型持續加速。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全球電動化超預期,動力電池作為電動汽車核心部件之一也將進入全面爆發期,隔膜作為鋰電池核心材料之一將充分受益,中長期將保持景氣度擴張。同時,儲能應用在全球經濟體實現碳中和目標下,將極具爆發性,市場潛力亦是不亞于動力電池領域。“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高安全”是未來鋰電池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涂覆配方及工藝將是打造差異化和定制化隔膜產品的核心要素。從全球來看,海外隔膜企業的產能增量有限,相反國內隔膜企業產能擴張不斷提速,同時在成本、客戶覆蓋、產品多樣性方面具備突出優勢,全球化供應步伐加快。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頭部企業規模技術提升,隔膜行業進一步分化,國內隔膜企業差距進一步拉開,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3、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報告期內,中材鋰膜繼續強化生產制造管理,產銷量及盈利能力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公司鋰電池隔膜產業合計銷售鋰電池隔膜7.1億平米,同比增長42%,實現銷售收入10.1億元,同比增長40%,實現凈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148%。在全行業降價的背景下,公司鋰電池隔膜產業深度推進客戶開發,擴大銷售量,提高交付能力,改善產品結構,涂覆銷售占比同比提升11%,平均價格保持平穩;繼續提高經營精益化、管理精細化、組織精健化水平,建設供應鏈體系,發展戰略供應商,提升原料國產化占比,同時提高生產線車速,基膜A品率持續提升,單位成本進一步下降,盈利水平持續提升;產能建設方面,中材鋰膜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內蒙基地2條年產8,000萬平米基膜產線建成投產,南京、滕州、宜賓、萍鄉基地新產能按計劃建設推進中;技術研發方面,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原料國產化取得重要進展,涂覆原料PVDF已實現國產化替代,突破芳綸涂覆的關鍵技術,開展高能量密度電池用超高強鋰離子電池隔膜、高安全性隔膜新產品、超薄高粘結復合涂層水系涂覆隔膜、水系高耐熱涂覆隔膜等開發研究。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1、產業發展優勢公司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節能減排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公司正在形成“十四五”全方位產業布局,聚焦特種纖維、復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產業賽道,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發展玻璃纖維、風電葉片、鋰電池隔膜三大主導產業。“十四五”期間,公司將繼續堅持“價值型”、“創新型”及“國際型”三型定位,持續打造主導產業和創新孵化產業兩大業務平臺。主導產業方面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做強風電葉片產業,繼續保持葉片產業規模及市場競爭優勢;做優玻璃纖維產業,優化整合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領域價值鏈,保持利潤貢獻;做大鋰膜產業,加速產能布局并快速提升市場份額,打造“十四五”時期主要利潤增長點。創新孵化產業方面重點培育氫能儲運等戰略產業,創新科研成果孵化、培育機制,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轉化,打造公司新產業(300832)發展梯隊,推進公司在新材料領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2、技術創新優勢公司是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國家首批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分中心、三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個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形成了穩定高效的高層次研發平臺,擁有一支優秀的新材料研發人才隊伍。同時公司還是玻璃纖維、碳纖維、纖維增強塑料、絕熱材料四個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單位,在行業中具有較為突出的技術創新優勢。公司在國內特種纖維復合材料領域具備完善的應用基礎研究-工程化-產業化技術鏈條,創新實力強,與國內多個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發機構保持長期合作。2006年至今,公司先后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類獎勵210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專利金獎1項、中國專利銀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工程設計和咨詢類獎勵132項。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及所屬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共擁有有效專利1874項,其中發明專利775項,實用新型1095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其中,報告期內公司新增授權專利共147項,3、戰略合作優勢公司圍繞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方向,加速核心產業布局,擴大戰略合作優勢。一是作為中國建材集團新材料業務板塊核心企業,全面發揮中國建材集團協同優勢。報告期內,中國建材集團新增戰略合作伙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雙方以新材料研發為合作方向之一,將重點促進公司玻纖材料在電子、通信領域的深度拓展,使公司戰略合作優勢進一步凸顯;公司鋰電池隔膜業務在戰略合作背景下進一步成長,上半年在寧德時代(300750)的供貨比例份額較去年提升。二是戰略合作范圍進一步擴展。風電葉片產業進一步鞏固國內戰略客戶合作的同時,結合巴西基地進度,推進與頭部國際客戶的全球合作協議GPA簽訂,將戰略合作范圍向全球拓展。三是地企戰略合作環境進一個優化。各主要業務在國內布局也進一步促進了企業與地方的合作,推動公司產業項目在江蘇、山東、山西、江西、四川、陜西、新疆、廣東等地順利推進,為持續增長積累基礎。4、品牌形象優勢公司堅持以“打造主導產業、推進機制創新、強化運營管理、塑造知名品牌”為指導思想大力發展主導產業,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在行業中始終享有較高的商譽和知名度。近年來,公司的風電葉片、玻璃纖維制品、鋰電池隔膜、高壓復合氣瓶以及膜材料等產業穩健發展,產業規模、產品質量和產品產銷量名列前茅,在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等領域樹立了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品牌地位。公司推行以市場為導向的運營模式,深入了解客戶需求,著力豐富產品系列,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建立客戶滿意度評價機制;健全國際國內市場體系,產品行銷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的品牌優勢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并形成了一定的國際知名度。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1、國際化實施風險公司兩大支柱型產業風電葉片及玻璃纖維其規模化、專業化水平在國內均位居領先位置。公司堅持做優做大做強支柱型產業,力爭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實施國際化戰略、著手布局全球市場是必由之路。在實施國際化的進程中因境外投資及海外開拓經驗不足,缺乏相應人才,存在國際化成效不顯著的風險。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將深入調研海內外相關產業發展環境,利用現有國際化市場網絡推進公司整體國際化步伐,合理搭建境外產業架構,同時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大力培養國際化專業人才,確保國際化戰略穩步實施。2、匯率損失風險公司經營的海外業務主要以美元或當地貨幣作為結算貨幣,存在因匯率變動而使公司境外業務收入和貨幣結算的匯率損失風險。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將選擇強勢貨幣進行結算,減少匯率波動影響;同時,調節外幣收支結算時間點和結算量,控制外幣持有量;并及時關注匯率走勢,利用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工具,提高控制匯率風險能力。3、投融資風險根據公司戰略規劃,“十四五”期間公司的產業發展路徑將主要通過自主新建與投資并購,一方面投資發展存在巨大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自主投資或外延并購項目必將帶來包括經營管理、文化融合、經濟效益等各個方面的風險。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籌劃、及時推動各類權益和債務融資方案,以滿足發展帶來的資金需求;搭建和完善覆蓋投前、投中、投后的全過程管理與監督體系,加強投資項目的風險管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