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作為福州“菜籃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大縣閩侯也開始了春耕。11日,記者來到福州大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大棚蔬菜生產基地,充分感受到現代農業技術的“科技范兒”。
該基地是閩侯縣規模最大的大棚蔬菜生產基地,近年來在縣農業農村局和鴻尾鄉政府的牽頭下,持續開展現代化農業試點工作。2019年,基地500多畝土地全部搭上了大棚,用上了物聯網技術,大棚內的傳感器可實時監測溫度和濕度。
“傳感器監測到的數據會反映在LED屏幕上,工人就根據這些數據來進行操作,溫度過高,就讓大棚通通風,溫度過低,就把大棚關上。”大宇農業負責人陳水銀表示,新技術的應用讓公司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證果蔬產量和品質。
在大棚里,草莓、空心菜等果蔬應有盡有,這些果蔬菜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閩侯菜丫好”。“閩侯菜丫好”是今年閩侯縣著力打造的農業品牌,初衷是把小而散的菜農聯合在一起,暢通銷售渠道,進行信息和資源共享,統一提供技術支持,這也是成立蔬菜產業化聯合體的目的所在。如今,閩侯縣的各大超市及高速路口都有“閩侯菜丫好”的標識。“下一階段,我們將繼續探索農業種植的新技術,努力提高果蔬的質量和產量,為‘閩侯菜丫好’品牌打造助力。”陳水銀說。(記者 譚湘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