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拉薩,連日來,“高海拔地區科研及科普雙重功能一米級光學天文望遠鏡建設”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作為全球光學鏡頭的重要制造商之一,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光股份”)依托自身技術底蘊,與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等4家單位,在這里研制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折射式光學望遠鏡,服務于我國天文和空間觀測任務。
守正創新
打造高精尖項目“眼睛”
近日,在福光股份的展廳,展示墻上一張偌大的火星高清照片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2021年公司最值得驕傲的事情。”福光股份董事長何文波難掩激動地說。
去年5月15日,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順利在火星著陸,福光股份為“天問一號”提供了多套光學系統。星敏感光學導航系統就是福光股份為“天問一號”定制的一套“千里眼”,它最遠可以在1000萬公里的距離識別到火星,實現“萬里猶比鄰”。
福光股份何以能夠擔此重任?這得益于該公司的守正創新。憑借多年積淀的核心技術和研發經驗,福光股份在大變倍比變焦鏡頭、大口徑透射鏡頭等方面擁有多項行業首創技術。這些創新成果已經成為國內一批高精尖重大項目的“眼睛”。
“跟在別人后面跑是不行的,我們必須靠自己創新,成為領跑者。”福光股份超精密生產車間負責人唐秀娥說,過去一年,該公司繼續在大口徑透射式天文觀測鏡頭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完成了大口徑折反射式10K超高清天文望遠鏡的研制。截至去年底,該公司共獲得600余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超過200項,多個技術攻關在行業內實現了零的突破。
“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去年還以‘兩用技術’質量管理模式,摘得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唐秀娥說。
不問出身
人人都可成為“追光者”
今年2月15日,在福光股份,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發布儀式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當日,該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追光者1號持股計劃(草案)》,擬向80名員工授予114.98萬股限制性股票;同時擬設立員工持股計劃,參加員工不超過81人,規模不超過12萬股。
“公司所有的榮譽都屬于每一位‘福光人’。”何文波說,該公司希望通過股權激勵,讓員工與公司共享利益,最大限度激勵員工潛能,讓他們未來繼續以主人翁姿態為企業、為國家增光添彩。
創新,人才是關鍵!福光股份實行“三能”原則: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才能進能出允許創新不以崗位為界,不斷激勵人才創新。一批有能力的“80后”“90后”骨干脫穎而出,成為公司中層甚至高層干部。
去年11月,福光股份還和福建師范大學簽署了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合作協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光電信息創新工程人才。
“國家需要的,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作為光學領域的科技型企業,我們將牢記囑托,依靠科技創新成為行業領跑者,努力趕超世界光學先進水平。”何文波說。(記者 馬麗清 通訊員 王彥 章盈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