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10月28日,藍思科技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3.93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10.1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八成;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0.64億元,同比增長7.61%,環比增長897%;扣非歸母凈利潤10.32億元,同比增長36.79%,環比大幅轉正。
(相關資料圖)
據悉,藍思科技主要客戶包括國內外消費電子行業的各大知名品牌,玻璃、金屬、藍寶石、陶瓷、塑膠、皮革等消費電子結構件產品廣泛應用于包括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眾多消費類電子產品,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公司通過產品創新提升核心客戶業務份額,并切入更多新客戶的產品供應體系中,獲得下游客戶的高度認可。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消費電子行業低潮逐漸消退,以及折疊屏和AR/VR等新增長點持續培育,公司有望明顯受益,并在業務結構優化和市場積極拓展的驅動下,加速釋放經營業績增長潛力。進入下半年消費旺季,伴隨“雙11”大促的來臨,消費電子行業業績增長潛力將持續釋放,產業鏈龍頭企業有望展現更好的業績表現。
在綠色低碳潮流下,藍思科技抓住汽車行業正在加速推動電氣化轉型的時機,依托長期以來在防護玻璃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經驗,切入新能源汽車賽道,推動業務布局深化和產品結構調整,不斷完善產品矩陣。
自2015以來,藍思科技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目前,藍思科技與大部分頭部車企均有合作,新開發的客戶有蔚來、理想、比亞迪、小鵬、五菱、零跑、小米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還有保時捷、寶馬、奧迪、現代、大眾、廣汽、上汽等這類傳統汽車品牌。
據了解,藍思科技黃花園區的車載及大尺寸項目預計今年可以全部完工。該項目完工后,將大幅增強公司新能源汽車領域產能保障,有助于公司未來加速業務拓展。
藍思科技持續推進內部挖潛,多措并舉實現管理效益明顯提升。第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均得到較好控制,四項費用合計12.68億元,環比節約17.91%,同比節約41.49%。
據了解,公司目前在智能制造方面已達到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產品制造業的行業全球領先水平。隨著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導入數量的持續增加,公司單工廠峰值人力近年同比大幅減少,數據智能采集、分析、控制水平大幅提高。
藍思科技表示,面對較為復雜的外部環境帶來的挑戰,公司將繼續開源節流,深入創新變革,積極推進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板塊高質量發展,努力獲取更多新的優質客戶資源及市場份額,努力實現在新戰略發展領域的布局落地,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信達證券表示,消費電子年初以來領跌申萬一級,估值方面,消費電子市盈率不斷試探2018年低位,迎來左側布局良機。業內人士指出,考慮到消費電子新風口帶來的結構性增長機會疊加智能汽車高速增長契機,消費電子產業鏈仍呈現巨大增長空間,龍頭企業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的雙重修復。
(編輯 張明富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