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全國油菜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集成示范暨湖北省科技服務油菜產業鏈“515”行動現場觀摩會在荊州市江陵縣舉行,現場展示了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簡稱中油所)最新成果——油菜“三全高效”技術模式。該技術模式集成國內油菜全產業鏈最新科技成果,充分挖掘油菜的油用、花用、菜用等多種功能,將“一株油菜”吃干榨盡,可實現畝產值超5000元,為提高油菜產業綜合效益、促進油菜擴面提能、提供了新技術方案。
當前,制約我國油菜發展的關鍵因素是費工費力、經濟效益低。按照全區域布局、全價值鏈挖掘、全產業鏈開發的模式,中油所從油菜生產端和菜籽油消費端兩頭發力,以高油高產多抗適機收品種——中油雜19為核心,聯合全國多家優勢單位,集成油菜精量聯合直播、全營養緩釋專用肥及輕簡施用、油菜病蟲草害綜合防控及無人機田間管理、油菜分段收獲、功能型菜籽油產地綠色高效加工等科技成果,在江陵馬家寨鄉建立面積3萬畝的油菜“三全高效”綜合示范區。測產結果顯示,示范區每畝可采摘油菜薹200公斤,畝均增收800元;田間測產油菜籽約251.45公斤,采用7D工藝技術可生產優質菜籽油100公斤,產值3000元;生產菜籽餅120公斤,產值240元;還可生產花粉花蜜5到10公斤,產值約1000元,綜合效益提升顯著。
新技術模式的推廣,大大提升了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江陵縣冬閑田利用率已提升至90%。目前,“三全高效”技術模式還在我省鐘祥,安徽望江、當涂等地示范推廣。(記者 汪彤 通訊員 李奇蒙)
關鍵詞: 荊州江陵縣 油菜三全高效技術模式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 油菜產業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