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好麗友,還能成為昔日般的好朋友嗎?
近日,陪伴著一代80后、90后長大的韓國知名食品品牌好麗友深陷輿論中心,被指僅針對中俄兩國漲價,并且核心配料上演“雙標”戲法引發輿論狂潮。一份漫不經心的備忘錄式回應似乎平息不了大家的“怨氣”后,3月2日晚間好麗友重新發布了一則蓋章聲明函進行詳細解釋。這次,網友們會買賬嗎?
好麗友再發正式聲明致歉
3月2日,#好麗友回應漲價及配料問題#的話題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相關話題閱讀量居高不下。
事件發生的起因在3月1日,有網友爆料稱,好麗友宣布僅在俄羅斯和中國對其產品漲價,其他國家不漲價,以抵消其原材料上漲成本。爆料還稱好麗友存在配料“雙標”問題,在國外生產的好麗友使用可可粉,而在中國生產銷售的是代可可脂配料。
本報記者查詢公開資料顯示,可可脂是可可豆中的脂肪,屬天然脂肪,適量食用對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代可可脂是來源于非可可的植物油脂(含類可可脂),是可可脂的替代物,一般由植物油脂精煉而成,是反式脂肪酸的一種,經常食用有損健康。
#好麗友回應漲價及配料問題#的話題討論度直線上升,在網友們的一片罵聲中,有感于茲事體大,當日深夜11點44分,好麗友官方微博深夜回應稱,好麗友產品國內價格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隨著原輔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僅去年9月對受影響較大的部分派類產品價格做出調整。其回應中提及:“不同國家受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漲影響不同,價格調整周期亦不相同。”
而對于原料雙標,好麗友回應稱,好麗友·派主要配料全球一致,不存在“雙標”問題,是有人用翻譯軟件翻譯海外產品的配料表,得到的翻譯結果和中國生產的好麗友配料表不同。
但是,這則回應卻再次被網友們的輿論狂潮所淹沒,因為這則回應竟然是好麗友通過蘋果手機備忘錄形式發布的,而且連個抬頭與落款都沒,更別指望公章加戳。“這是個人還是公司,連一份蓋公章的聲明都懶得出”“第一次見公司號運營連白紙黑字模板都舍不得用,這聲明是躺被窩里打出來的吧?”“以后再也不買了”……作為一個跨國集團,好麗友以備忘錄的形式如此敷衍回應消費者,隨意的態度更是激怒了廣大網民。
直到3月2日晚間,一份加蓋公章的聲明終于姍姍來遲。好麗友刪除了原聲明,發布了加蓋公章的聲明函進行正式回應,就相關事件給消費者造成的困擾進行道歉。聲明稱,好麗友集團在各國設立的公司均獨立運營,近年來其他國家產品價格也做過微調,但中國市場并未隨之調整,只在2021年9月對受影響較大的派品類中3個品牌的產品價格做出微調,并強調在配料上不存在雙標問題,稱各國原料標準完全一樣,甚至部分供應商也完全相同。
不過,這份聲明中卻沒有給出任何有說服力的證明。
業績下滑 好麗友昔日風光早已不在
好麗友對于80后、90后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其旗下巧克力派、Q蒂、好友趣、薯愿、好多魚是不少人熟悉的零食。但是,近些年,面對百草味、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年輕國產零食品牌的崛起,好麗友遭遇了巨大的沖擊,業績也逐年下滑。
據悉,作為韓國大型綜合性食品企業,好麗友于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據好麗友韓國官網介紹,其于1993年在北京開設了辦事處,并在1995年12月注冊成立了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好麗友財報顯示,其在全球的四個主要市場中,中國市場的收入就占據了全部營收的一半左右。
自1997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后,好麗友在華平均銷售額增長率超過40%-50%(截至2017年)。2016年,好麗友在中國收入更是高達77.18億元。
但2017年,因國際關系以及“薩德事件”影響,加上國產零食品牌的沖擊,好麗友在華銷售額急挫三分之一,跌至51.55億元,裁員20%。2018年,好麗友業績稍稍恢復,中國市場收入為56.07億元。2019年,收入約56.58億元。2020年,好麗友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約70億元,但相比2016年的77億元仍有一定差距。
除了業績下滑,好麗友收到的投訴也不在少數。在黑貓投訴平臺,記者注意到,有用戶稱在好麗友的派夾心里吃出毛發,還有用戶稱在薯片里吃出了蟲卵或老鼠糞便一類的東西……值得注意的是,好麗友還屢屢被相關部門罰款。比如,2014年,好麗友薯愿產品在宣傳廣告中稱“100%不含反式脂肪酸,還能瘦身”,但事實真相是,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等于0.3g/100g時,可標注為“含量為0”,但標注為0不等同于100%不含,最終因虛假宣傳,好麗友被上海市工商部門處以5萬元罰款。2021年,好麗友又擅用未經授權的奧林匹克標志進行商業行為而被罰11萬元。
被質疑配料“雙標”、屢遭食品安全投訴、虛假宣傳被處罰、業績下滑而無奈漲價……自身問題重重,又夾雜著各種新興崛起的零食品牌沖擊,好麗友在中國市場的路走得越加艱難。在兩份接連聲明解釋后,好麗友還能挽回昔日中國好朋友的心嗎?(記者 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