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嵐縣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六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去年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考核、全省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年度考核中,嵐縣均進入優秀行列,呂梁市重點工作專項考核也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在第四屆博鰲企業論壇上嵐縣被授予“中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典范縣”“中國宜居宜商宜游最具魅力縣”。同時,嵐縣積極打造“中國馬鈴薯美食之鄉”,向全國推廣“世界主食、中國味道、嵐縣智造”的嵐縣土豆宴,馬鈴薯產業邁入了“政府主導、企業經營”的現代化市場發展新階段!
土豆既能提供作為主糧的淀粉,又能提供作為蔬菜的纖維和維生素,而且產量高、耐貧瘠、對土地傷害小,因此對人口大國的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嵐縣按照“小土豆、大產業、靠科技、能致富”的發展理念,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技術手段、加大土豆產業研發力度,成為嵐縣土豆做大做強的強力支撐。目前,嵐縣已建立馬鈴薯實驗樓、組培實驗室、日光溫室、防蚜網棚、貯藏窖、節水噴灌等設施,耕、播、收全程機械化,形成了馬鈴薯脫毒種薯科研、繁育、生產、銷售、示范推廣一體化體系。聘請專家培訓技術人員,抽調骨干技術人員實地集中培訓、田間指導,編印生產技術簡明操作規程和配套生產檔案,嵐縣土豆標準化生產已成為常態。
目前,嵐縣已建成原種繁育基地1000畝、一級種薯繁育基地1萬畝、綠色標準化馬鈴薯生產基地10萬畝、無公害馬鈴薯生產基地20萬畝、有機馬鈴薯生產基地1200畝;成功取得“嵐縣馬鈴薯”地理標志認證,成功注冊“嵐縣土豆”“綠禾馬鈴薯”等商標,并通過與知名廣告公司合作,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陸續在太佳、太長、青銀、太原繞城等幾條高速公路樹立“嵐縣土豆”廣告宣傳牌,在CCTV-7、太原市樓宇、公交車體、太原南站等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廣告投放;每年一屆的嵐縣“土豆花開了”旅游文化月活動,也在全國助力打響了嵐縣土豆的知名品牌。
近年來,嵐縣通過狠抓以小土豆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致富產業,以打造“全國馬鈴薯主食化開發第一縣”“山西馬鈴薯第一縣”為目標,按照“種薯繁育擴量、基地建設提質、品牌創建知名、市場營銷創新、經濟鏈條延伸、產業發展融合”的發展思路,以“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為著力點,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拓寬馬鈴薯產業發展空間,形成了“土豆種—土豆花—土豆—土豆飯”全產業鏈經濟,馬鈴薯產業成為了全縣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3萬畝以上,完成“四品一標”認證,榮獲“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帶動8000余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
做強一產,夯實基礎。扶持馬鈴薯育種龍頭企業康農薯業有限公司建成了全省一流、呂梁最大的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先后建成了6600平米玻璃連棟式智能溫室,年可生產原原種5000萬粒,建設了3000畝原種、3萬畝一級種繁育基地,實現了脫毒種薯全覆蓋。實施了“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操作規程、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生產建檔”和“地塊有編號、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標簽、質量有追溯”的“四有五統一”標準化種植模式,同時邀請國家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指導、開展攻關合作,推行技術承包責任制,深入實地開展用技術服務,做到了一戶至少有一人受訓。引進了荷蘭薯7號、冀張薯12號等20余個早、中熟品種試驗示范,探索適合嵐縣氣候特點的優質、高產、多抗專用新品種進行推廣,將嵐縣馬鈴薯推向首都大市場,完成每年1000噸嵐縣馬鈴薯進北京大學等7個項目簽約,簽約額達到28億元,進一步擴大了嵐縣馬鈴薯的影響力。
做優二產,優化升級。組建成立了嵐縣馬鈴薯主食化研發推廣中心、嵐縣土豆宴研發營銷團隊,研發了108種馬鈴薯美食,開發了“嵐縣源味養生土豆宴”“嵐縣新派創意土豆宴”等宴席菜系,注冊了“土豆宴”商標。目前,嵐縣土豆宴全國推廣總部和中央廚房已建成投運,嵐縣土豆宴(太原)旗艦店7個月營業額達近1500余萬元,在太原啟動1個配送中心、7個連鎖店建設,形成了“1+1+10”的推廣規模。嵐縣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馬鈴薯基地縣”、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馬鈴薯(美食)之鄉”等榮譽稱號,嵐縣馬鈴薯也被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農業部認證的綠色產品、國際薯博會命名的金獎產品、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產品、全國馬鈴薯主食化產業“十大品牌”。
做活三產,鋪就致富新路。依托深厚的產業基礎和土豆文化,以中國·嵐縣“土豆花開了”旅游文化月活動為抓手,打造“中國土豆花風景名勝區”,探索“旅游+文化+餐飲+主導產業”的多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充分利用7—8月份土豆花集中開放所呈現的壯美景觀,將土豆花與白龍山景區、飲馬池亞高山草甸以及八路軍120師紅色遺址、北魏秀榮遺址等縣域旅游要素深度融合,與面塑、電影、攝影、歌曲、實景劇等文化形式深度融合,集中推廣。一曲《土豆花兒開》MV,以及一部反映嵐縣農民依托土豆種植致富的電影《土豆花開了》,使“產自沒有霧霾高寒山區”的嵐縣馬鈴薯享譽三晉、走向全國。
嵐縣馬鈴薯產業形成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大格局,全面推動小土豆成為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