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 原祎鳴、劉麗麗
知名舞蹈培訓機構灰姑娘涉嫌“跑路”一事仍在延續。
目前,由于報案人員過多,北京地區已有派出所專門設立了“灰姑娘”接待點。
(資料圖片)
家長們投訴無門陷入絕望:
“打12345,說正在調查”
“報警,要等回復”
“打官司,手續漫長繁瑣”
…………
這件事,到底應該怎么解決?這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此,新浪財經采訪了多位法律界人士,對大眾所關心的問題作了簡要梳理。
關注一:應該起訴誰?股東動因體育有無責任?
動因體育于2021年收購了灰姑娘。根據當時的表述,此舉被認為是動因體育正式向素質教育賽道進發的標志,完成此次并購整合后,動因有望成為素質教育領域規模最大的公司。
然而,動因體育在近期的一份公告中卻表明,作為股東已盡最大努力,并借款數千萬資金支持,希望會員理性維權。
家長們認為動因體育存在“甩鍋”嫌疑,它是不是應該成為被告?
一位法律專業人士表示,如果要追究侵權責任,需要明確培訓機構是以哪個公司為主體與消費者簽訂的合同,該合同上的公司主體,才是適格的被告,而根據目前的投訴情況看,可能有很多家。
上述人士認為,可以在起訴時把灰姑娘的控股公司動因體育列為被告,也可以在申請執行時追加。“控股法人股東需在認繳注冊資本范圍內承擔有限責任,如果已經實繳,則不需要承擔責任。控股公司的實控自然人在股權比例的范圍內承擔責任,執行的時候可以追加為被執行人。”
關注二:若灰姑娘突然申請破產,該怎么辦?
該法律人士坦言,存在破產清算的可能性,此時需要先清償員工工資等。但是,家長們所交納的培訓費屬于普通債權,并不優先。灰姑娘這種教育機構普遍沒有什么可執行的資產,只能追加企業法人或者是控股公司的實控自然人為被執行人。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何浩同樣表示,如果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法院則不予支持。
換言之,在特殊情形下,工商登記中某些/個股東認繳出資某個數額的注冊資本,但實際只繳納了少于該數額的注冊資本,或該股東根本沒有繳納,此時該股東應對自己沒有出資或沒有足額出資的那部分,對公司的債權人承擔相應責任。
關注三:灰姑娘會受到何種處罰?
何浩律師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6條第8項規定,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應該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另外根據《民法典》第577條,家長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追究培訓機構的民事責任,灰姑娘在沒有履行合同義務的情況下,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更為嚴重的是,根據《刑法》第224條合同詐騙罪規定,如果灰姑娘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財物且數額較大,應該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關注四:巨額課時費合不合理?
培訓機構“卷錢跑路”“退費難”問題一直是頑疾。
教育部、中消協多次提示消費者,家長在繳納培訓費用前,要與校外培訓機構簽訂由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訂版),特別要關注涉及課程、從業人員、費用的條款,明確約定退費情形、退費方式,同時索取正規發票并妥善保管。 此外,還應理性支付培訓費用。學生家長在支付培訓費用時,不要支付超過3個月或60個課時的費用;非學科類培訓一次支付不超過5000元限額的費用,避免退費糾紛和“卷錢跑路”風險。
此外,2022年5月,教育部專門發文,圍繞機構資質審查、收費行為規范、預收費資金監管等關鍵環節,以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應用為手段,進一步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規范非學科類校外培訓行為。其中特別規定,嚴格落實培訓收費要明碼標價、收費項目與標準公開公示、全面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培訓收費時間跨度不得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等收費要求。
法律建言:三種解決模式
根據目前的情況,專業人士建議家長可以考慮三種解決模式。
第一,向當地教委反應,看能不能找別的培訓機構接手、轉課,但大概率會有一定的損失。
第二,家長們搜集培訓機構的詐騙證據,報警要求公安受理立案。“比如,有的店面關閉前幾天,銷售人員還在刻意隱瞞情況,忽悠家長買課。”
第三,直接起訴,等待法院作出有利判決,但執行階段可能存在不小難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