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長江電力(600900)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公司以大型水電運營為主要業務,為全球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目前水電總裝機容量7179.5萬千瓦,其中,國內水電裝機7169.5萬千瓦,占全國水電裝機的17.34%。公司秉承“精益求精”精神和“責任擔當”態度,管理運行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00068)等六座長江干流水電站,持續提供優質、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2023年上半年,公司努力應對長江來水同比偏枯、運行水位偏低(梯級水庫持續向下游補水)等嚴峻挑戰,六座梯級電站總發電量約1032億千瓦時。公司在堅持做強做優水電主業的同時,積極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和相關新興領域戰略投資;發揮公司大水電運維核心能力,高質量布局和推進抽水蓄能業務發展;積極推進金沙江下游“水風光儲”一體化可再生能源開發,深入開展“水風光儲”互補的運行調度研究;推進智慧綜合能源業務,積極布局“源網荷儲”(指包含電源、電網、負荷、儲能整體解決方案的運營模式)一體化發展。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上半年,公司按照“高水平鞏固大水電、高質量拓展新空間、高站位推進科技創新、高標準深化黨的建設”的總體部署,齊心協力促提質,攻堅克難穩增長。上半年公司總發電量約1032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生產經營、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各項重點工作推進有序。(一)梯級電站精益運行。努力應對長江來水同比偏枯等挑戰,深入開展梯級水庫聯合優化調度,“六庫聯調”取得新突破。精心統籌梯級電站歲修工作,有序推進存量水電挖潛增效,嚴格落實安全管理強化年行動,梯級電站可靠性指標同比顯著提升。(二)重大重組圓滿收官。2023年4月,烏東德、白鶴灘電站重大資產重組配套融資成功定價,募集資金約161億元。隨著烏東德、白鶴灘電站的資產注入,公司總裝機容量由4559.5萬千瓦增長至7179.5萬千瓦,漲幅57.46%,進一步鞏固了國內最大電力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水電上市公司地位。(三)資本運作提質增效。圍繞公司主業,穩妥開展投資業務,持續推動參股股權資產輪動工作,把握市場高位窗口,實現資產處置收益。成功發行30億元規模的全市場首單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科技創新短期公司債。(四)科技創新成果顯現。圍繞公司所需,優化科研組織結構,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專利產出效能,科研平臺建設呈現新面貌,科技創新涌現大批新成果,多電站技術改造升級順利收官。 三、風險因素1.長江來水風險公司所屬的梯級水電站均分布在長江中上游,發電量與長江來水密切相關,來水的不確定性對公司電力生產會產生一定影響。公司將密切關注氣象變化對水雨情的影響,加強與水文、氣象以及工程建設單位合作,繼續完善長江上游流域水庫信息共享機制,持續提升水雨情預報分析能力,深入開展流域梯級水庫聯合調度,統籌保供、防洪、發電、航運、補水等需求,充分發揮梯級樞紐綜合效益。2.安全生產風險公司梯級電站擔負保供、防洪等多項任務,運行條件復雜。電站機組容量大、臺數多,設備種類多、運行周期長、管理難度大,大壩安全管理責任重。新能源、智慧綜合能源、儲能等新業務點多面廣,管理邊界不斷延伸,安全風險防控面臨新挑戰。公司將持續以重大人身傷亡、水淹廠房、大面積停電、重大設備設施損壞和網絡安全五大安全風險管控為抓手,壓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管理強化年、水電站大壩安全提升等專項工作,繼續推進新業務、海外業務安全管控,不斷完善雙重預防機制,持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創新安全監管模式和手段,加快安全智能管控平臺與應急管理平臺建設,借助技術革新降低和消除安全風險。3.電力市場風險電力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國家加快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以及宏觀經濟形勢及氣候波動給電力需求帶來不確定性,公司需積極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公司將加強大水電營銷核心能力建設,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組織保障,堅守大水電市場主體地位,鞏固大水電收益基本盤。圍繞市場發展方向、深耕細作電力市場,探索“大水電+新能源+抽水蓄能+售電+智慧綜合能源+……”的集群式營銷模式,推進送端和受端市場“水風光儲”一體化營銷。結合綠電綠證相關政策,研究探索挖掘大水電、新能源綠色價值。4.投資管控風險在全球經濟增長趨緩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公司開展對外投資,受到國內外政治環境變化、資本市場低迷、市場競爭加劇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對外投資難度加大。公司建立規范的投資管理制度,做好項目前期研究、盡職調查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對投資方向、工作程序、投資收益指標和潛在風險等因素進行嚴格審查和評判。持續關注境內外資本金融市場變化,加強相關地區匯率、利率等走勢研究,選擇合適的窗口期開展投資。探索創新管理模式和機制,保障項目后續管理靈活高效。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