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五網(300295)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相關網絡服務及延伸的金融服務,房地產相關網絡服務與所服務的房地產市場狀況、互聯網環境有高度相關性,而金融服務則主要與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相關。一、報告期內房地產市場概況2022年,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先后出臺了多項措施穩定房地產市場,但由于部分房企信用風險問題并未完全得以解決,市場信心恢復需時,我國房地產市場出現持續的下調。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3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8%。商品房銷售額133308億元,下降26.7%,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3%。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2895億元,比上年下降10.0%,是自2000年以來最大跌幅。房地產市場景氣跌入低谷,其相關產業鏈均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二、報告期內互聯網及數字營銷發展態勢根據 CNNIC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2年末,我國網民規模為10.67 億,同比增加 3.4%,總量保持增長,但增速已顯著下降;2022年,短視頻成全民化應用,截至2022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首次突破十億,用戶使用率高達94.8%。由于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鏈路數字化營銷體系可更加精準地觸達消費者,并快速獲取信息反饋,數字化營銷已成為適應時代之變的必然舉措。2022年我國產業數字化發展進程提速,數字營銷生態進入快速發展期, 根據艾瑞網相關報告,目前中國數字營銷市場正在以年增長率超過20%的速度高速增長,其市場規模預計在2022年突破1.2萬億。三、報告期內金融服務相關市場情況2022年,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趨緩,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根據央行相關報告,2022年末住戶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7.25萬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3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5.4個百分點;全年增加6755億元,同比少增7646億元。從機構類別看,根據央行報告,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國共有5958家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9086億元,全年減少337億元。從監管政策環境看,不同于2021年消費金融監管政策密集出臺,2022年以來監管政策主要是對前期政策的細化以及結合實際情況延長了部分政策的過渡期,給各家機構留出了充分的合規整改時間。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1)、“365淘房”業務“365淘房”是基于數據和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專業流量運營平臺,目前主要面向房企、中介和購房者服務。本報告期內公司繼續貫徹業務調整戰略,努力打造國內領先的地產產業鏈流量運營商; 在保持傳統的網絡廣告業務同時,公司淘房業務在2022年重點發展了以數據和技術驅動的流量服務,即運用專業的流量增長方式,結合私域運營,通過用戶運營產品來實現購房者需求和意向項目的精準匹配,不僅幫助購房者提升選房效率,而且滿足房企營銷效果化的需求;公司“365淘房”業務主要收入模式目前主要為網絡廣告收入、B端客戶的流量運營服務收入,其他房產營銷服務收入等。2)、“365金服”業務“365金服”主要是基于房地產交易等場景為用戶在存量房交易、生活消費方面提供金融服務,公司已構建了以互聯網小貸公司為資金平臺,以交易場景為基礎,自營、合作渠道并存的金融服務體系。365金服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自有資金,而收入主要為利息收入。三、核心競爭力分析本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競爭力未發生重大變化:1、平臺及客戶資源優勢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房地產家居網絡服務企業,旗下擁有自主開發的“365淘房”等網絡平臺,具有多年營銷經驗與數據積累,公司不斷創新業務模式、提高服務品質,因此擁有了一批長期穩定合作的客戶群;在所服務的區域內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2、專業服務能力公司多年服務于房地產行業,對房地產市場運行規律和互聯網運作有較深入了解,也建立了具有豐富房地產營銷服務經驗和掌握最新互聯網營銷玩法的業務團隊。公司還取得了互聯網小額貸款牌照,因此公司已形成從新房、二手房、租賃、家居到生活服務、金融服務的全產業服務鏈,可以為用戶及開發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精準服務。3、研發、技術優勢通過多年網站平臺的運營管理和研發,公司培養了一支穩定、過硬的技術研發團隊,公司持續跟蹤和研究互聯網領域的新技術和行業前瞻性技術,通過自主研發了一系列的網絡核心技術,不斷升級優化現有服務平臺系統,改善用戶體驗。四、主營業務分析1、概述2022年度對于公司而言依舊是一個關鍵的調整年度,盡管遭遇了自成立以來最為嚴峻的外部環境,但公司按照年初的規劃開展各項工作,完成了業務戰略調整階段性目標,為未來重回增長軌道奠定了基礎。1、完成業務戰略調整階段性目標在本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強化流量運營業務戰略,不同于傳統的網絡廣告業務,流量運營是基于新的互聯網環境下數字營銷的創新方法,流量增長、轉化及變現已形成完整的專業閉環,可為B端客戶提供更精準服務,符合客戶不斷提升的基于效果的營銷服務需求;報告期內公司已建立了以數據、技術驅動為核心的運營體系,打造了一支強有力的支撐運營體系的產品、技術、運營團隊,公司已通過實踐掌握了大規模引流方法論,建立較為完整的產品體系,形成低成本規模引流的能力;通過“數據驅動+技術驅動+運營驅動”相結合,實現了行業一流咨詢轉化效率,形成千萬級別的流量變現規模。2、保持金服業務穩定發展在報告期內,盡管遭遇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和消費信貸增長趨緩的不利形勢,公司金服業務一方面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業務模式,另一方面則繼續優化風控,做好實時跟蹤與貸后監控相結合,從而保證了金服業務的穩定發展。3、繼續打造賦能型總部,強化創新能力在報告期內,公司繼續打造賦能型總部,通過人才引進和新技術研發和應用,在總部構造專業的流量運營產品體系,從而實現從互聯網垂直媒體平臺向數據和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專業數據運營平臺的轉型。但由于本報告期內公司所服務的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相應傳遞到本行業,公司也相應受到了不利影響,公司在本報告期實現營業總收入為24920.39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1.26%;而且由于報告期內基于數據變現的包銷項目處置所產生的綜合影響,以及根據會計準則規定沖回部分前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影響,本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9.48 萬元,同比下降了77.82%。五、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一)行業環境簡析2023年的房地產市場走勢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供給端看,2022年以來針對供給端的政策調整導向是遏制違約風險蔓延,滿足合理融資需求,引導預期提升,因此房企資金面壓力有所緩解,尤其是國內貸款融資有所改善,但由于市場持續低迷,銷售去化速度和回款仍是房企痛點,房企的資金面仍然繼續承壓。從需求端看,由于市場趨勢變化,以及對于未來收入預期的變化,市場觀望氣氛更加濃厚,中國人民銀行12月27日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未來三個月,僅16.0%的居民打算購房,這一比例大幅低于三季度的17.1%,并創下了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從政策面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支持住房改善消費,12月下旬以來部分城市也先后出臺了新一輪房地產相關優化政策,央行、銀保監也發布首套房貸利率動態調整機制,結合1月5日住建部部長倪虹發言中強調精準施策、不給投機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間等表述,預計政策將在“房住不炒”底線之上精準釋放合理自住和改善需求,房地產市場基本面復蘇節奏仍需觀察。數字營銷領域預計仍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2022年末人工智能技術的重大突破,預計將會為數字營銷提供更多想象空間。(二)公司2023年重點工作2023年度是公司重回增長軌道的關鍵一年,在2023年公司將努力實現流量運營全面躍遷,公司將加強試點城市覆蓋并不斷拓展新城市(300778),從而提升新房服務市場的商業變現能力;通過內容重構以增強吸引力和粉絲數,從而擴大影響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公司業務全面結合、以數據中臺等技術為驅動提升運營能力,并繼續探索拓展存量房行業應用,力爭成為互聯網專業數據運營平臺流量運營示范者;(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1、公司所服務的房地產市場波動風險,公司所服務的房地產市場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市場供需雙方的信心恢復和預期調整需時,部分企業的信用風險仍有爆發的可能;針對市場風險,公司管理層將持續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2、行業競爭加劇風險,由于所服務的房地產市場在本年度的上市規模和成交規模預計都可能略有下滑,且開發企業總體渠道營銷投入規模可能下降,這都會影響營銷服務行業收入,從而使得行業競爭繼續加劇;針對此項風險,公司認為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是關鍵,公司將重點加強在新互聯網環境下流量運營的領先優勢,完善業務模式和變現能力,從而可以為客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3、公司新的戰略升級調整進度低于預期的風險,公司是基于當前互聯網環境和房地產網絡服務狀況進行的戰略定位升級,而且本次升級是一次綜合能力的升級,需要在平臺運營、技術研發、營銷服務等諸多方面均需要提升和完善;因此可能存在戰略升級調整進度低于預期的風險,而且在一定階段內,公司需要進行投入,成本費用可能會上升。針對此項風險,公司前期已通過試點,取得了成功的經驗,也提前發現了一些問題,公司后續將穩步推進,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力爭將風險降到最低。4、公司的金融服務業務可能受政策調整、市場因素影響,存在發展受限的風險。公司金服業務目前仍以互聯網小貸為主,根據相關監管政策,未來業務開展空間可能會受限;針對此項風險,公司將跟蹤金融監管的政策走勢,在合規范圍內積極探索新渠道和新業務空間。5、互聯網技術更新快,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涌現,用戶體驗不斷變化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公司如果不能及時完善產品,可能到時用戶體驗和黏性下降,不能完全滿足客戶需求的風險。公司一直以來都很注重技術和產品開發,在不斷改進現有網站平臺的同時還跟蹤最新技術、行業應用的發展趨勢,進行技術儲備。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