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浪香,秋糧喜豐收。近日,記者走進浦北縣福旺鎮富硒水稻種植基地,稻谷正進入成熟期。金燦燦的稻穗隨風擺動,片片稻田和周圍的村莊、遠處的青山共同構成了一幅秀美的豐收畫卷。
福旺福旺,有福而旺。對福旺鎮來說,“福”就是腳下這片富含硒元素的土地。相關調查顯示,福旺鎮富硒土壤面積達2195平方公里,87%以上的農用地達到富硒土壤標準,其土壤中硒含量大于0.4mg/kg,具備了規?;_發富硒農產品的條件。
寶貴的富硒資源給當地帶來了發展產業的“硒”望。該鎮建立起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1萬多畝,種植富硒水稻、茶葉、花生等農作物,其中,百香米系列產品獲得了廣西富硒農產品認證。
如何做好富硒產業文章?以下垌村為例,該村通過“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引導發動村民種植水稻、花生、芝麻等特色作物,輻射帶動周邊村屯加入,形成規模。“我們種植的農作物在本地形成購銷鏈條,廣億隆美食坊負責收購、制作、銷售,產銷范圍涉及中山、福旺、鳳山、北蘭等村,受益群眾3萬人。”下垌村黨總支部書記黃玲說。
走進福旺鎮坡心頭峰頂茶場,該茶場位于六萬大山南部海拔700多米處的頭峰嶺,放眼望去,云霧繚繞,茶園青翠。這里富硒土壤面積廣,種茶歷史悠久。茶場生產的綠茶、紅茶和苦丁茶頗受市場歡迎,茶葉年產值達300萬元。茶場同時還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種茶,當地茶農人均年收入超3萬元。富硒茶已經成為福旺鎮的特色龍頭產品之一。
據了解,今后該鎮還將按照特色、休閑、觀光農業的思路,通過“基地+農戶+企業+旅游”模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旅游農業,繼續把“富硒文章”做深做透。(記者 羅繼梅 通訊員 蘇圣淮 實習生 馮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