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記者 袁元
近日,由恒生電子、建設銀行牽頭編寫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碳數據價值體系探究》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通過對雙碳背景下的碳數據應用模式研究,構建基于碳數據的價值體系,旨在充分激發雙碳領域的數據要素潛能,提升碳市場交易活躍度,實現綠色經濟發展。
作為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恒生電子擁有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區塊鏈底層平臺HSL,并在智能合約、隱私保護、跨鏈、共識算法等核心技術環節都有較多積累和突破。針對碳中和的數據要素認證和管理需求,恒生電子憑借扎實的區塊鏈技術能力以及對于金融業務的深刻理解,與碳數據生態參與機構共同積極探索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碳數據應用場景,助推“雙碳”戰略。
據報告顯示,碳數據要素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是碳數據要素資產化形成的資產數據、運營數據、運維數據以及交易數據;二是碳市場全流程的跟蹤監測數據。
區塊鏈技術具有多方共識、鏈上信息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點,可以在碳數據要素的采集、溯源、共享、數據資產化、交易流通等過程中發揮作用,支持各類碳數據創新應用場景的開展,如碳足跡溯源、碳金融產品交易、碳排放權交易、碳排放企業管理、個人碳賬戶管理、碳業務智能管理、低碳城市建設等。
恒生電子重點從碳減排量方法學的鏈上治理、方法學合約設計角度設計了“碳普惠聯盟鏈解決方案”,圍繞減排量等數字資產的形成、互兌、流轉、跨鏈流通、真實性驗證及審核等環節形成具有落地性的碳普惠業務流程。碳普惠聯盟鏈的建立,將各運營場景減排數據上鏈,實現個人低碳數據匯聚,并根據減排量簽發碳點,打通減排與消費場景互通,從而起到促進公眾減排的作用。
此前,恒生電子已協助建設國家及各省級碳排放權登記平臺、交易平臺,為完善多層次碳市場發揮積極作用。
2022年,恒生電子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合力打造“碳中和區塊鏈登記平臺”,為交易中心提供多層次規范的系統登記服務,并逐步打通各級別的碳排放信息,實現產業鏈碳排放信息互聯互通。據悉,該項目將于2023年年中正式上線運行。
“雙碳”戰略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必經之路。區塊鏈技術在解決碳數據要素資產化問題上具有核心優勢,將成為未來碳中和實現數據驅動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恒生電子也將與碳數據生態參與者共同合作,積極探索碳數據要素應用創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智慧。
(編輯 張薌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