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亞男
【資料圖】
3月7日晚間,立華股份發布了2月份銷售情況簡報,肉雞及肉豬銷量均實現同比上漲,但毛雞及肉豬的銷售均價仍處于環比下跌態勢。
對于毛雞及肉豬價格何時回暖,立華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春節后通常為肉類消費淡季,雞、豬價格較為低迷,隨著天氣的轉暖以及宏觀層面對于消費的提振,行情有望走出低迷狀態。公司作為大型畜禽養殖企業在行業深耕多年,積累了較強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管理優勢、營銷優勢、質量優勢和品牌優勢,公司將持續做好生產經營工作,努力控制成本水平,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優勢。”
豬雞2月銷量同比上升
立華股份的主要業務為黃羽肉雞的養殖、屠宰和銷售,以及商品肉豬及肉鵝的養殖和銷售,黃羽雞類業務及生豬類業務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約99%。
公告顯示,立華股份2月份銷售肉雞(含毛雞、屠宰品及熟制品)2882.63萬只,銷售收入8.04億元,毛雞銷售均價12.78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19.20%、-20.32%、-4.27%,同比變動分別為31.89%、24.07%、-9.75%。
2月份銷售肉豬8.52萬頭,銷售收入1.21億元,肉豬銷售均價14.46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24.38%、1.68%、-5.37%,同比變動分別為215.56%、290.32%、22.54%。
立華股份表示,2月份公司肉雞銷量同比上升,主要為公司去年同期銷量較低所致;2月份公司肉豬銷量、銷售收入同比上升,主要為公司肉豬出欄繼續增長,銷售價格同比上漲所致。
記者從銷售情況匯總表發現,肉雞方面,立華股份毛雞銷售均價自2022年10月份起出現環比下跌的情況,1月份銷售均價出現了小幅環比回升,但在2月份毛雞銷售均價環比下跌4.27%,已低于去年12月份的銷售均價。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雞業分析師程婧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1月初黃羽雞價格先小幅震蕩調整,后隨著頭部企業的拉漲,黃羽雞價格快速上漲,疊加中旬春節的備貨,黃羽雞價格漲幅較大,但是終端市場接受度有限,黃羽雞價格持續性受限。
“黃羽雞2月份市場價格較1月份有走低趨勢。在2月13日之前,黃羽雞價格持續走低,2月18日至2月22日漲幅較快。但是持續性較短,仍然不屬于正常漲價,主要是頭部企業以及屠宰企業的拉動。市場消費端依舊欠佳,現階段還不是處于正常回暖的階段。”程婧補充道。
銷售情況匯總表顯示,肉豬方面,立華股份肉豬銷售均價自2022年10月份起逐月下跌,不過,從3月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月下旬全國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2023年2月下旬與2月中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5.8元/千克,環比上漲6%。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高級分析師徐洪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月份市場行情回暖,主要是仔豬偏少、二次育肥增加和政策收儲三者合力的結果。3月份豬價預計將呈現震蕩偏強走勢。因上述因素仍在持續發揮作用,但供過于求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扭轉,上漲空間有限。”
屠宰產能將陸續投運
對于養殖企業來說,盈利主要受行業周期性波動及飼料原料價格的影響。肉雞及肉豬銷量上升,但銷售價格何時回暖也成了影響企業盈利的關鍵因素。
立華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稱,黃羽雞養殖成本中主要為飼料成本,其余包括疫苗、藥品、農戶養殖費用和管理費用等,由于飼料成本占比通常高于七成,所以養殖成本伴隨原料價格的漲跌而常態性波動。近期豆粕等原料價格有所回落,為后期養殖成本的下行提供了空間。不過,雞豬市場行情呈現極強的周期性波動,直接影響到養殖企業的盈利。
為了平滑市場周期波動對企業利潤的影響,養殖企業也逐漸向下游延伸至屠宰和食品加工業務。
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滿足銷售端活轉鮮的變化趨勢,公司積極布局黃羽雞屠宰產能。公司依托江蘇立華食品積累的冰鮮雞生產管理和銷售經驗,在湘潭、揚州、惠州、泰安、濰坊等一體化養雞子公司所在地加快建設黃羽雞屠宰產能,上述屠宰產能將在今明兩年陸續投運,全面覆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鮮品市場,進一步完善公司標準化、一體化的養殖-加工-銷售產業鏈。
“據Mysteel農產品調研來看,各大黃羽雞企業積極布局屠宰產能,尤其是頭部企業確實在屠宰、食品端的方向有相應的規劃,并且設計產能會逐步增加,配套設施更加完善,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是大趨勢所在。”程婧說道。
(編輯 李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