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2月13日消息,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樂視控股)、樂視虛擬現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樂視虛擬現實)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6174萬元,涉及案件為臺州九盛盛元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稱臺州九盛)與上述兩公司發生增資糾紛,執行法院為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資料圖片)
據了解,樂視控股也曾計劃加入虛擬現實爭奪戰,瞄準了繼互聯網、智能手機之后的又一個大風口——VR產業,推出相關業務等。但目前,樂視控股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樂視虛擬現實業務因資金問題受阻,目前暫時沒有開展新項目。”
“麻煩”不斷
公開資料顯示,樂視控股成立于2011年9月份,法定代表人為吳孟,注冊資本10億元,賈躍亭持有92%的股份,為執行董事及疑似實際控制人。天眼查App顯示,樂視虛擬現實大股東為樂視創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樂視控股持有樂視創景43.75%的股權為控股股東。
時間追溯到2015年,臺州九盛與樂視虛擬現實、樂視控股簽訂協議。臺州九盛向樂視虛擬現實增資6000萬元,獲得12%股份。但此后,臺州九盛支付了6000萬元增資款,樂視虛擬現實卻遲遲未完成工商變更。
2022年9月19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公布臺州九盛與樂視控股等公司增資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裁判文書顯示,造成該筆投資未成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樂視VR估值上漲過快。臺州九盛訴稱,在履行完全部付款義務后,經多次催促,樂視虛擬現實仍未按約定完成工商變更、股東權益生效等義務。法院認為,樂視虛擬現實未到庭提交2018年度用戶量情況,故法院對于臺州九盛主張的樂視VR用戶量未達到雙方約定標準的主張予以采信。
法院認為,雙方簽訂的增資協議合法有效,應依約遵守。2022年6月13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樂視控股向原告支付股權回購款6000萬元,樂視科技公司向原告支付律師費30萬元。
近日,樂視控股及其關聯公司樂視虛擬現實科技被法院進行強制執行,執行標的金額6174萬元。
另據風險信息顯示,樂視控股存在多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22.4億元。此外,該公司還存在多條失信被執行人、限制消費令及終本案件信息,未履行總金額超115億元。
曾謀局VR生態
樂視虛擬現實經營項目為樂視VR,主要為涉及VR/AR的虛擬現實眼鏡。在國內元宇宙市場還未大規模興起之際,樂視較早地看到了這一市場的廣闊前景,計劃在虛擬現實生態領域“大干一場”。然而樂視VR最終由于樂視大廈的“崩塌”而沉寂。
樂視控股曾在2015年正式公布了VR虛擬現實戰略,欲以價值鏈垂直整合的理念改造VR行業,將把VR內容源、平臺、終端完全打通。同時,樂視控股公布了十分強大的VR內容庫戰略,涵蓋影視、音樂、體育、旅游、教育、游戲、紀實等各個方面。
樂視控股在公布完成的VR戰略的同時,還發布了其首款終端硬件產品——手機式VR頭盔LeVR COOL1,搭載獨有的EUIVR版操作系統,搭配樂視超級手機。最終,這一生態因為各環節業務的拆解(出售或關閉),而最終淡出市場。根據上述判決文書,目前樂視VR產品也已下架。
“增資糾紛、資金問題等主要為歷史遺留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樂視控股體系內的企業的經營,樂視VR業務擱置也為其所致。在時下火熱的元宇宙市場,樂視的經營案例也讓其他企業反思,不可盲目冒進,將攤子鋪得太大,而要結合自身業務謹慎布局,做好前端研發工作,建立自身知識產權競爭力。”廣科管理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