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婷
(資料圖)
11月7日,紫金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金山(香港)國際礦業有限公司(簡稱金山香港)或其指定的全資子公司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收購豫園股份持有的招金礦業20%的股份,收購價約40.63億元。交易完成后,金山香港或其全資子公司將成為招金礦業的第二大股東。
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紫金礦業此次收購招金礦業系前次收購海域金礦的延續。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招金礦業持有海域金礦70%權益,此前10月份,紫金礦業就宣布以39.85億元通過收購博文礦業相關股權獲得海域金礦30%權益。
此次收購招金礦業相關股權完成后,公司持有海域金礦對應的權益比例將提升至44%。而在海域金礦投產后,公司權益礦產金年產量預計將再增加6.6噸至8.8噸。兩次收購獲得海域金礦44%權益根據公告,招金礦業在國內擁有23座金礦,其中核心礦山就包括海域金礦、大尹格莊金礦等。本次交易完成后,紫金礦業按20%權益計算黃金資源量將增加188噸,權益礦產金年產量增加約4噸。
據悉,海域金礦也是近20年來全球探獲的最大單體金礦,此外,海域金礦還擁有“國內首個海上發現金礦”、“海下兩千米黃金王國”等諸多頭銜。
據披露,海域金礦為在建黃金項目,截至2021年末保有金資源量562噸,平均金品位4.2克/噸。海域金礦于2021年7月取得采礦許可證,采選規模為396萬噸/年,項目證照齊全,預計2025年投產,達產后年產黃金約15噸至20噸。
紫金礦業將通過此次收購招金礦業,合計持有海域金礦44%權益。在海域金礦投產后,公司權益礦產金年產量預計將再增加6.6噸至8.8噸。紫金礦業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此次收購招金礦業20%的股權,加之此前持有的海域金礦項目30%權益,公司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持有海域金礦44%權益,但海域金礦的控股股東依然是招金礦業。
華安金屬新材料首席分析師許勇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金礦收購價格較去年更低,而且目前優質金礦資源較為稀缺,紫金礦業持續收購金礦資源夯實傳統優勢板塊,符合公司發展戰略。不過需要持續關注金礦后續開發回報。海底“淘金”采礦面臨挑戰紫金礦業重金投入之際,能否“淘金”成功,考驗的是公司的實力。
據紫金礦業介紹,海域金礦雖然埋藏較深,賦存在海平面之下,但根據地質報告和近鄰的三山島金礦多年的開采經驗,礦巖總體穩固性較好,因一定厚度的海底泥質沉積物的隔水作用和礦體頂板穩定性,為項目開采提供有利條件。而設計采用地下開采,采選規模為12000噸/日,證照齊全。
盡管紫金礦業已有豐富的金礦運營經驗,但在海底進行開采卻是首次。
紫金礦業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回復稱,“此類礦床開發在膠東地區有豐富經驗和成功案例,但公司在公告中也提示該礦床為海底超深井礦,在采礦方面有較大的挑戰。”
此外,海域金礦還將面臨較大的持續投入壓力。據紫金礦業此前公告,根據海域金礦采選工程初步設計方案,該項目建設總投資約60億元,截至目前已投資約14億元。
對此,紫金礦業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公司披露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是167億元,經營性現金流220億元,公司股權、債權融資渠道多樣化,同時公司剛披露100億元的可轉債預案,再融資在推進中,因此公司在資金方面會做合理安排。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