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彬彬
8月29日晚間,索通發展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63億元,同比增長102.81%;歸母凈利潤5.68億元,同比增長94.88%;基本每股收益1.23元/股,同比增長83.58%。
資料顯示,索通發展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94.58億元,歸母凈利潤6.2億元。公司今年上半年就已經完成去年全年營業收入的84.19%和歸母凈利潤的91.61%,今年全年業績大幅增長可期。
【資料圖】
主營產品量價齊升
索通發展是全球商用預焙陽極龍頭企業,也是該領域內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公司預焙陽極產品量價齊升是實現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價格方面,預焙陽極下游需求不斷增加,推動預焙陽極行業價格持續上行。據百川盈孚數據,2022年6月,預焙陽極月均價格指數為7596.71元/噸,較1月月均價格指數上漲42.62%。
產量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索通云鋁900kt/a炭材料項目(一期600kt/a)預焙陽極產能釋放,本期銷量同比穩步增加。2022年上半年,公司預焙陽極產量132.33萬噸,同比增長36.68%;銷售預焙陽極126.55萬噸,同比增長31.17%,其中出口銷售33.41萬噸,國內銷售93.14萬噸。
此外,索通發展的綜合成本優勢明顯。公司根據原材料、客戶、當地營商政策等各項因素選擇最佳建廠位置,奠定成本優勢的堅實基礎,結合與下游合資合作客戶簽訂的優先采購協議,形成獨特的索通成本競爭優勢。同時,公司原材料采用集中采購和全球化采購模式,采購端議價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據了解,2021年,公司石油焦采購量達300萬噸,位居行業首位。
重點項目推進順利
產能持續提升
隨著鋁行業的快速發展,全球市場對預焙陽極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索通發展近年積極提升產能,有望在未來發揮更大的市場價值。半年報顯示,公司索通云鋁900kt/a炭材料項目(二期300kt/a)基本建成,下一步將進行試生產工作。公司表示,該項目是公司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在“北鋁南移”大趨勢下布局西南市場的關鍵步驟,對于鞏固公司作為全球商用預焙陽極頭部企業有著重要意義。
同時,公司籌建項目隴西索通30萬噸鋁用炭材料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該項目是公司增強西北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與下游關鍵客戶的合作,提高了公司市場占有率,優化了市場競爭格局。據了解,公司預焙陽極在產產能為252萬噸,未來每年有望新增60萬噸產能,爭取2025年總產能達到500萬噸。
切入鋰電負極行業
第二增長曲線初現
公告顯示,公司并購欣源股份94.98%股份的事項與在嘉峪關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5萬噸)在穩步推進中,嘉峪關項目一步2.5萬噸建設工作和并購工作爭取在2022年年末完成。公司將借此切入鋰電負極行業,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助力實現公司“C+(carbon)戰略:雙驅兩翼,低碳智造”的發展規劃。
據了解,欣源股份掌握了全流程、一體化的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生產和研發技術,且其在硅碳、硅氧技術方面有一定儲備,目前直接客戶包括國軒和寧德時代,代工客戶包括貝特瑞和杉杉。欣源目前已取得10萬噸一體化合規產能指標,這為其進一步擴大產能提供了堅實基礎。而公司在原材料集采、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可以為欣源股份賦能,進一步提高其行業競爭力。
此外,公司今年在嘉峪關投資建設的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5萬噸),有望在國內“能耗雙控”和“雙碳”政策背景下,通過“綠電”成本優勢,助力公司“綠電+新型碳材料”的發展方向。
(編輯 張偉)
關鍵詞: 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