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見習記者 張曉玉
4月19日,新奧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新奧科技、新奧集團和新奧控股持有的新奧舟山90%股權。本次交易作價為85.5億元。
新奧股份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能更為靈活的發揮新奧舟山接收站的支點作用,有利于上市公司在上游進一步獲取優質資源,中游充分發揮接收、儲運能力,下游進一步提升天然氣分銷能力和綜合能源服務能力。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并購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天然氣產業智能生態的作用,可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清潔能源生態布局,提升產業鏈配套協作能力,擴大自身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
產業鏈協同效應加強
公告顯示,目前舟山LNG接收站一期、二期已投運,處理能力達800萬噸/年,在三期建成后處理能力有望達1000萬噸/年,同時,2021年依托接收站的直銷氣業務直銷氣量達41億立方米。
安信證券分析師邵琳琳表示,舟山LNG接收站2021年凈利潤為6.36億元,以此計算新奧股份約以14.98倍PE置入舟山LNG接收站資產,交易對價相對較低。本次資產注入后,新奧股份將全面完善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布局,上游擁有多元化天然氣供應主體與渠道;中游LNG接收站充分發揮接收、儲運能力,其碼頭倉儲物流業務與直銷氣業務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支撐;下游城燃版圖進一步擴張,以城燃為基積極向綜合能源服務領域拓展。目前新奧股份作為具有國際貿易能力的國內天然氣龍頭,有望受益于歐洲天然氣漲價背景下的國際天然氣貿易領域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同步設置了業績承諾目標。交易對方新奧科技、新奧集團、新奧控股承諾標的公司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50億元、6.39億元、9.33億元和11.96億元。
公告顯示,標的公司新奧舟山2020年和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9.19億元、13.77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73億元和6.36億元;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67億元和5.65億元。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業績對賭,可能還要取決于全球宏觀環境,當前天然氣領域供需有很大的波動性,新奧舟山作為天然氣接收站,其未來業績起伏也將比較大。但從現有因素觀察,完成業績考核的難度不大。”
據中金公司統計,截至4月18日,新奧股份已簽約LNG長協超過700萬噸,考慮到LNG接收站的基本商業模式為賺取穩定的LNG氣化處理費用,中金公司認為公司較為充足的長協儲備,為舟山接收站中長期維持較高業績打下良好基礎。
我國LNG接收站仍較為稀缺
當前,我國天然氣存在較大供需缺口。根據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發布的數據,近年來我國天然氣進口量持續走高,由2011年的約314億立方增至2020年的1413.5億立方,復合增速達到17.1%,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由2020年的43%進一步提升至2021年的45%。
LNG接收站作為我國LNG進口的唯一窗口,在整個天然氣產業鏈中具有接收、氣化和調峰功能,是產業鏈上的重要基礎設施。但是,目前我國LNG接收站仍較為稀缺。截至2021年年末,我國已投運LNG接收站僅22座。
而新奧股份本次交易的標的公司新奧舟山則主要從事LNG加注及接收站建設和運營業務。目前,新奧舟山共擁有四座LNG儲罐,儲罐規模合計64萬立方米(液態)。
新奧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將顯著提升公司天然氣中游儲運能力,助力公司穩步提升海外和國內天然氣市場份額;并將通過窗口串換等生態合作方式,形成覆蓋華北、華東、華南的沿海LNG進口通道,將舟山接收站打造為LNG資源全球配置能力的重要平臺,實現海外LNG資源采購長中短約的動態調整,形成更加穩定、有市場競爭力的資源池。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麗麗表示,“近年來LNG逐漸成為進口天然氣的主要類型。由于LNG接收站的技術門檻高、建設耗資較大且審批流程復雜,國內LNG接收站行業內運營企業的數量不多。新奧舟山是國內首個由民營企業運營的大型LNG接收站。新奧舟山接收站資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舟山接收站處理能力位居同行業前列,2021年上半年舟山接收站處理能力利用率僅為48%,仍存在較大開發空間。第二,舟山接收站所處的舟山本島緊鄰國際航道且進出航道不受限制,有利于新增產能充分釋放。第三,新奧股份強大的海外尋源能力與舟山接收站協同配合,既能夠保證舟山接收站設施滿負荷運載與高效運轉,又能幫助公司從海外進口LNG,實現多元化氣源組合,通過資源的靈活調配來滿足市場需求。”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