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出現失眠焦慮,心理專家為考生和家長支招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李琪?實習生?廖瑩?何林靜
2023年高考在即,考生的心理調節成為越來越多家長和學校迫切關注的重點。
要考試了我還沒復習完,我該怎么辦?心煩得看不進去書,我該怎么辦?好多題目還不會做,就要考試了,我該怎么辦?老是睡不著覺,我該怎么辦......這些問題,困擾著無數的考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果說平時的知識儲備是硬件的話,良好的心態無疑是高考成功必不可少的“軟件”因素。高考前考生心理調整和自我暗示很重要。記者通過搜集心理咨詢專家指導的“成功案例”,用專業的知識,助考生紓解壓力,戰勝“心魔”。
接診案例
考前兩個月失眠了,她患上了考試焦慮
近日,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陳曦醫生接待了一名即將要參加2023年高考的學生小萱(化名)。
小萱兩個月前出現失眠,導致次日沒有精神,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教室里有一丁點響聲就覺得煩躁不安,還時常手心出汗、發抖。陳曦細細詢問下,小萱坦言從小就不喜歡考試,小考還能考出自己真實水平,一遇到大考就開始睡不著,考試時緊張發抖,考試成績自然不太理想。
陳曦跟小萱溝通后發現,她這種緊張狀態與其父親經歷有直接關系。小萱坦言,父親小時候成績好但因家庭貧困,初中畢業后就外出打工。她父親反復告誡她,要好好學習,考個好學校,不然就要去工廠打工,又累又辛苦。每次一想到這里,小萱就覺得如果高考失利,自己這一生就完了。
陳曦診斷小萱患上的是考試焦慮,是一種只在考前出現的緊張焦慮情緒,也是很多考生同樣面臨的問題。如何疏導考試焦慮,值得家長和考生注意。
(湖南天恩輔仁職業培訓學校校長、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路得在為臨考的學生做心理輔導。? 李琪 攝)
成功案例
考前緊張到看心理醫生,最后穩定發揮考入華中科技大學
2022年夏天,就讀于長沙師大附中的杜敏(化名),順利參考了高考。
走出考場的那一刻,雖然成績還沒有出來,但他心里卻覺得自己贏得了一場勝仗。
因為考前杜敏極度焦慮,甚至想棄考直接復讀,給自己爭取一年的時間準備再次考高。在家人和心理醫生的紓解下,他與自己的“心魔”斗爭了大半個月,全力完成了高考。
最后成績出來,杜敏發揮穩定,以平時模擬考試的分數線水平,成功被華中科技大學錄取。
“那時離高考不到一個月了,我睡不著,吃不下,非常焦慮。”杜敏表示,自己在學校的第二次模擬考試中出現了一點失誤,導致壓力突然變大,考試覺得很緊張,對自己失望,書也看不太進去,甚至睡不著。明明很困,但是睡不著;一直拿著書在看,卻一丁點東西也學不進去。
這樣的狀態,讓杜敏很害怕,他跟媽媽委婉提出,如果考不好,希望可以復讀。
杜媽媽及時收到了兒子的情緒訊號。考前的第三個星期,她做了杜敏愛吃的菜,帶他在湘江邊上散步聊天。確定杜敏的壓力很大,情緒已經無法自我調控,杜媽媽第一時間撥打了長沙市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希望得到專業的指導。
心理援助專家詳細了解了杜敏的情況,并與他對話,提出疏導的意見。
經過幾次溝通交流,杜敏按照心理專家的建議,學習之余跑跑步,或者和同學逛一逛。
“就算有了復讀的B計劃,也先把這一次高考考好,累積經驗。”?學校老師也給與了杜敏很多幫助,陪伴聊天,指導他比較困難的學科,鼓勵杜敏發揮出正常的水平。
最后,杜敏以比較輕松的心態,完成了高考,成績還不錯。
“解壓的方式很多,我同學中有舉重、踢毽子解壓的,自己的心理調適最重要。”杜敏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保持一顆平常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考出優異的成績!
支招
家長做好自己的情緒管控
兒少心理科醫生陳曦表示,情緒是會相互傳染的,家長在孩子面臨重大考試時難免會出現擔憂、緊張、焦慮等情緒,這些情緒可能也會影響到家長自己的一些行為舉止,如過多地關注孩子成績變化、身體變化,或者有更想幫助孩子的想法,如催促早休息、鼓勵多進食、強調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等。
在這些方面,稍不注意,父母容易將壓力傳導給孩子,引起孩子的煩躁、焦慮情緒。
此時,家長應該當好孩子守護者的角色,默默地站在孩子身后,什么也不用說,什么也不用做,等到孩子真正遇到困難有需求時,再給孩子提供適當的幫助。
學生這樣自我調節
陳曦介紹,考生壓力無法紓解,可考慮做好正念冥想。
考生出現緊張、焦慮,甚至是晚上睡不著覺的情況,在網上找到正念——身體掃描的音頻。確定一個舒服的地方,以舒服的方式坐好(背挺直,雙手放在雙腿上)或者直接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深呼吸,保持放松,直到音頻結束。
當進入考場時,考場外的警戒線、學校的布置及送考的家長老師,都會引發考生情緒和想法,注意把關注力放在自己的腳上,對外界情況不作任何評價;考試中則告訴自己把專注力放在正在做的題目上,直到完成考試。
陳曦強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緩解焦慮、壓力也會有不同的辦法,可以用平時自己經常用的一些方法緩解:運動、聽音樂、看電影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當考生發現不能通過這些辦法自行緩解焦慮和睡眠問題時,可以提前到精神科醫院找專業的醫生咨詢,開具相應的藥物輔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