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北京的東五環(huán)外,阿鋮推開出租車門,一陣寒氣撲面而來,他不由得縮了縮脖子。早上8點擠著地鐵早高峰出門后,他就一直沒合過眼。19個小時里,他做了好幾份“工作”:電臺節(jié)目監(jiān)制、脫口秀演出、喜劇表演現(xiàn)場導演。這些都是“為愛發(fā)電”,工資不及曾經(jīng)的一半。
他曾是一名標準的互聯(lián)網(wǎng)員工。2018年本科畢業(yè)后進入頭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阿里),在四線邊陲小城做運營主管,年薪20萬;2021年來到北京,他進入了一家電商運營公司為頭部電商(京東)做代運營服務。他曾無數(shù)次想象未來,年薪百萬、財富自由。
今年6月,在互聯(lián)網(wǎng)裁員的大潮中,阿鋮也趕著浪潮“畢業(yè)”了。離職那天,他和朋友在烤肉店聚餐,慶祝拿到3萬元離職賠償。那時,他還沒想到下半年將面臨的窘境——接觸了近1000個崗位,卻沒有收到一份offer。一次次挫折讓他陷入前所未有的自我懷疑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回顧2022年,阿鋮的關鍵詞是“蛻變”。他挺過了全球范圍內的失業(yè)大潮,找到了熱愛的藝術行業(yè),還收獲了愛情——與合租半年的室友成了情侶,曾對愛情和婚姻無比失望的倆人現(xiàn)在感到前所未有的甜蜜。阿鋮不再盲目憧憬遠方,而是更愿意腳踏實地。講好脫口秀、學習喜劇表演,把收入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01? 突然“畢業(yè)”:周五通知,周一離職
6月24日,周五,上午09:45,阿鋮走進辦公室。他的日常習慣是,早餐、日程規(guī)劃、午餐、投入工作、準點下班。
但今天,他還沒來得及進行規(guī)劃,就接到了部門主管的微信通知:“到沙發(fā)區(qū)來一下,業(yè)務群老大有事找你。”
阿鋮下意識想到:這是要裁員。
最近兩年,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裁員潮起伏不斷。諸多知名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紛紛進行了大規(guī)模“優(yōu)化”“裁員”,阿里、騰訊裁員更是先后登上微博熱搜。
阿鋮在北京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為某頭部電商公司提供代運營服務。今年,公司先后進行兩輪裁員,他都幸運躲過,于是放下警惕,準備安穩(wěn)度日。沒想到,這一天還是來了。
他走到前臺沙發(fā)區(qū),領導給了他兩個選擇:去另一個部門加班,或是勸退,當天就要做出決定。
談話只有15分鐘,阿鋮瞬間有點蒙。爆炸、崩潰、難受、被拋棄,這些情緒快速閃過。他回到工位,語氣平靜地對同事說:“公司要裁員,裁我。”他看到同事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媳婦兒,我沒工作了。”他一邊電梯下樓,一邊給女友發(fā)消息。他不敢打電話,害怕控制不住情緒。
他想起了一位律師朋友。倆人并不熟絡,但他莫名相信對方,于是撥去了語音電話。在電話里,他完整陳述了事件經(jīng)過,聽取了對方建議,然后得出答案:最好的解決辦法,拿賠償走人。即使換到另一部門,后期也會有其他的借口被裁員。
30分鐘后,他回到辦公室,坐在工位上,不經(jīng)意回頭一望——原本滿滿當當?shù)墓の煌蝗豢粘霾簧伲械耐乱呀?jīng)收拾好東西離開了。他錯愕不解:大家怎么走得這么快?
阿鋮的辦公桌
阿鋮也沒比大家慢多少。周一,面試完另一部門,領導提出加班需求,阿鋮委婉表達,希望盡可能高效完成日常工作,避免加班,雙方不歡而散。
15:00左右,阿鋮收到了通知。簽完補償合同、線上發(fā)起離職手續(xù)、下班打卡,離職程序結束了。
在公司內部,阿鋮有個綽號——“反內卷第一人”。下班時,他總會準時出現(xiàn)在電梯口。其他部門的同事即使不認識他,也聽說過他。
今天18:30,阿鋮像往常一樣走進電梯。唯一不同的是,平時的小挎包換成了雙肩包。包里裝著他為數(shù)不多的物品:內部低價購買的玩具、2個筆記本。
晚上,他和朋友一起在烤肉店聚餐,慶祝拿到3萬元離職賠償。那時,阿鋮還沒想到接下來的困難。
02? 艱難求職:接觸1000份崗位面試約10次
阿鋮對求職的信心源于一份光鮮的互聯(lián)網(wǎng)履歷。
2018年,他從東北某省會城市一所大學畢業(yè),偶然進入頭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6個月試用期結束,大領導打來電話:“一個機會,職級升一級,工資漲80%,你去嗎?”那天是周日,他在辦公室加班,午餐是麻辣燙和炸串。接到電話時,嘴里的食物忘了嚼,他幾乎是不經(jīng)思考地回答:“去!”
當他的同學月薪5000元時,他已經(jīng)年薪20萬。隨著工資增長,他對未來的想象也在膨脹:35歲升總監(jiān),40歲創(chuàng)業(yè),未來一定可以年薪百萬。
2021年,他來到北京,面試多家知名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后,他進入了現(xiàn)在供職的平臺。今年3月,阿鋮敏銳察覺到公司內部可能裁員,也曾做過跳槽準備。當時,有幾家小公司主動聯(lián)系他,還有某家頭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開出了2.2萬月薪的不錯條件。一段時間后,HR告訴他,整條業(yè)務線被裁掉了。
阿鋮在北京的辦公室
雖然內外行業(yè)環(huán)境動蕩不安,但阿鋮依舊相信,以他的履歷一定能找到不錯的工作。沒想到,事情的發(fā)展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3個月過去,他沒有收到任何一個offer。
每天早上醒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查看昨天的簡歷是否回復。吃完早飯,他會再花上大約2小時瀏覽招聘信息、投遞簡歷。如果有回復,那就與招聘方進一步溝通。
從7月到8月,他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文化行業(yè)接觸了近1000個崗位,回復率大約只有1/10,進行了面試的僅10次左右。在招聘網(wǎng)站頁面,大部分簡歷投遞狀態(tài)只是顯示“送達”,有的則是已讀不回。
在一次次猶如石沉大海的簡歷投遞中,他陷入強烈的自我懷疑:“也許我現(xiàn)在就是不太行。”
屢屢求職受挫,阿鋮一度陷入迷茫
求職的焦慮讓阿鋮幾乎時刻都在思考如何賺錢。疫情期間無法外出,他有時看書、玩游戲。27英寸的電腦屏幕上英雄戰(zhàn)斗正酣,他的腦海中卻浮想出:云頂之奕板塊我玩得不錯,每次版本更新都會提前了解,我是不是可以去做游戲直播?得知有境況相同的朋友去送外賣,他也動了心思,但又陷入糾結:互聯(lián)網(wǎng)人就是為簡歷工作,這會不會影響我之后的求職和薪資?
收入縮減后,阿鋮的生活變成了“非必要不消費”。剛畢業(yè)那年的雙11,他買了4件衣服、switch、手表,一共花了5000元;今年雙11,他買了襪子、清潔劑等,花了200元。他形容自己,現(xiàn)在十分“居家”。
03? 重拾脫口秀:把經(jīng)歷寫進段子,博觀眾一笑
阿鋮的心態(tài)在10月慢慢發(fā)生轉變。
朋友組4人飯局,聊天時突然發(fā)現(xiàn),其中3人都是失業(yè)人員;面試過程中,公司老板告訴他,一位曾任職總監(jiān)的朋友大半年都沒找到工作;而在脫口秀演員中,有人從金融行業(yè)離職,甚至其中有人原本就在大型招聘平臺工作。
“原來不止我一個人這么困難啊。”阿鋮心里想。他不再執(zhí)著于投遞簡歷,而是走上了脫口秀開放麥舞臺。“如果這條路走不通,要不就換一條路走吧。”
“我想講點成人的東西。現(xiàn)在是線下(演出),咱們既然來了,就要聽和線上(演出)不一樣的。”南鑼古巷一家酒吧,狹小的舞臺,臺下坐著二十來位年輕觀眾,臺上的阿鋮特意放慢語速,用重音強調了“成人”二字。
當臺下觀眾期待聽到一些葷段子時,阿鋮卻話鋒一轉,故作輕松地說:“我最近失業(yè)了,這太成人了,而且我是被裁的。”聽到此處,臺下觀眾不禁“噗”地笑出聲來。
其實,阿鋮在2021年5月就在朋友的建議下接觸脫口秀了。但那時他上臺會緊張,表演狀態(tài)總是不太對勁,連同行都為他捏一把汗。沒想到,大廠“畢業(yè)”后,脫口秀表演卻突然順了。他說,去年5月到9月講了五六十場,效果也沒今年的前三場好。
阿鋮在說脫口秀
今年寫段子明顯比去年努力了。白天外出工作,晚上回家寫段子到凌晨兩三點,有時整整一小時也想不出一個笑點。假期,女友正在玩游戲,而他則沉迷于創(chuàng)造“諧音梗”。每寫完一個梗,他都會拉住女友暫停游戲,把段子念給她聽:“為什么要喝醋?醋(促)使人進步。”女友忍不住懟他:“什么破梗,我腦仁疼。”
某場表演結束,他站在門口目送觀眾離開。一對情侶走在最后,路過他時,女生笑著對他說:“你這周比上周還好笑!同樣的東西我竟然聽不膩!”收拾演出場地桌椅時,阿鋮的動作仿佛都輕快了不少。他去接女朋友下班,當著其他人在場,他不好意思說太多,直到兩人坐上出租車,他才迫不及待分享這份喜悅。“我覺得自己找到了做喜劇的價值。”
10月,阿鋮陪女友(喜劇演員)到劇院排練、參加一場大型喜劇演出的北京站首場巡演。開場前2小時,他臨時被現(xiàn)場導演指派為舞臺監(jiān)督,緊張得手心里全是汗。女友在臺上表演,而他拿著對講機在后臺指揮燈光音效。看著演出結束,他感覺自己的眼淚幾乎就要奪眶而出。
阿鋮比之前更忙了。他同時做著幾份工作,脫口秀俱樂部運營、電臺導演、現(xiàn)場導演、脫口秀演員,忙起來有時2天只睡6個小時。雖然收入減半,但他樂在其中。“我喜歡藝術、以后希望有機會從事藝術行業(yè)。”
04? 收獲愛情:老板“派”女友來完成裁員閉環(huán)
阿鋮的脫口秀段子里有很大一部分都與女友有關。他調侃說:“每次失業(yè)都會收獲一份愛情,感覺就像老板派她們來把我的錢再拿回去,裁員還能閉環(huán)。”
事實情況與段子略有差異,阿鋮并非一遇到職場失意就情場得意,而是“一戀愛就失業(yè)”。2020年年末,他與前女友確立關系,于是辭職離開東北到上海找前女友;2022年,剛跟現(xiàn)女友月明在一起不到兩月,就又遭遇了裁員。
阿鋮和月明的愛情甜度堪比言情小說,在脫口秀圈內傳播。他們原是合租室友,同住半年,一人做飯、一人洗碗、一起吃飯、偶爾聊天、各自回房間;后來“關系突變”,從曖昧到確認關系只花了四天。
第一天,倆人一早因小事爆發(fā)爭吵。月明摔門回屋,蒙著頭哭泣。阿鋮抱著一只貓站在房間門外:“媽媽生氣了。”隨后,他走進月明屋內道歉,倆人輕輕抱抱以示和解。月明起身,切番茄、煎蛋,做好三明治讓阿鋮帶去上班。
第二天,氛圍變得微妙。阿鋮一邊做飯一邊問月明:“你今天想吃什么?吃完飯再去開放麥吧。早點回來注意安全。”月明感到他欲語還休。
第三天,朋友組局玩桌游。地鐵上,阿鋮總是有意無意靠近月明。晚上在ktv唱歌,月明撮合他和另一個女孩,阿鋮卻說:“我今天來唱歌是怕你自己回去太晚了。”回到出租屋,酒后的月明總會情緒波動,她抱著阿鋮哭了5分鐘。她明顯感到,阿鋮有點不知所措,擁抱的力度不再是以前那樣輕輕拍一拍。
第四天,倆人故意打鬧。阿鋮追著月明從客廳到房間,打鬧中,倆人倒在床上,阿鋮的頭正好挨著月明的脖子,他沒忍住,湊上前吻了兩次。月明卻故意一本正經(jīng)地逗他:“你干啥?”阿鋮立即呆住不動,慌忙說:“我先回房間了。”月明跟著阿鋮進屋,傾訴工作壓力,阿鋮再次給了月明擁抱。那天晚上,他們躺在床上,聊了一整夜各自的過往經(jīng)歷。
阿鋮和女友月明
月明:“咱倆這算什么關系?”
阿鋮:“不行就在一起。”
阿鋮和月明都曾經(jīng)歷過糟糕的感情。他們曾經(jīng)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婚姻,對這些沒有任何期待,也并非對方的理想型愛人。但兩個傷心的人碰在一起,卻意外合拍。
一起出門應酬,倆人幾乎同一時刻感到疲憊,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想回家了。他們總能知道彼此的情緒點,有時候甚至不需要說話,就能知道對方心里的想法。月明說,他們的愛情就像是“互相救贖”,把對方從之前的泥潭中拉出來。
倆人有時一起去開放麥,月明就坐在臺下看阿鋮表演,等他下場后再一起復盤。阿鋮常常去陪月明排練、幫忙搭戲對詞,忙到凌晨兩三點才回家。
那時,街上沒有步履匆匆的行人,沒有喧囂急馳的汽車,天地間安靜得仿佛就只剩下他們兩人。小區(qū)里的居民早已熄燈安睡,在漆黑中,朦朧暗黃的路燈照亮了小徑,瑟瑟冷風灌進層層衣裳。他們在冬夜的寒意中唱著歌、追趕、打鬧,內心充實而溫暖。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撰文丨北京青年報記者 陳靜
統(tǒng)籌丨林艷 張彬
圖片 丨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 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 前所未有的 公司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