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怪才韋東奕又上了微博熱搜,根據一位網友發文表示,有一個科技公司用ps5做了一個cluster,用來模擬某些產品的物理性能,但是他們研究團隊當中的6名博士,努力了4個月仍然沒有解決問題。
后來這6個博士當中有一個人說他有一個同學在北大,讓他聯系一下韋東奕,結果韋東奕拿到題目之后,用了一天時間就把問題解決了,然后將方程式發給這個團隊。
這個團隊拿到方程式之后,馬上從當天下午開始測試,一直到凌晨,最后發現這個方程式跟過往的真實實驗數據比配率高達99.8%。
至于這個消息到底是真還是假,沒有得到官方媒體的確認,但是根據北大數學院院長回應,對于韋東奕幫科技公司解決問題這個事情,他覺得是稀松平常,也沒有什么驚訝的事情,還希望輿論不要影響到韋東奕。
按照北大數學院院長的這番回應,韋東奕邦科技公司解決問題應該是真實的,但至于他花了多長時間解決方程式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有的人是說一天,有的人說是7天。
但不管是一天還是7天,能夠解決6個博士4個月都沒法解決的問題,確實神乎其神。
擁有韋東奕這種人才,確實是我們國家的一種幸運,他是數學方面的天才,以他的能力到一些大企業里面上班,年薪至少得達到幾百萬以上,到外國一些機構或者企業里面上班,年薪甚至有可能更高。
但是韋東奕對待金錢和名利卻非常淡薄,一心只想潛心研究數學,對名利對金錢興趣不大,比如他獲得了達摩院青橙獎,能夠拿到100萬的獎金,但是他竟然沒有到現場去領獎。
再比如這次他幫科技公司解決了問題,至少能為這家科技公司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資金,然而當對方表示要給他金錢上的獎勵時候,他明確表示不要,最后對方只能給他公交卡上充了一些錢進去。
從小到大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要想增強科技,數理化才是重中之重,抓好根本的教育教學,才能培養出科技人才。
越來越多的地方高考開始推行“3+1+2模式”,物理和數學學科將會越來越重要。如現在很多比較好的大學專業,大多數需要數理化的知識。而且從小培養孩子的理科思維,可以拉開和同齡人的差距。
錢學森感嘆道:“現在中國人過于重視英語,但是英語就業出去,工作卻比學物理、數學出去的學生難找工作!”教育部表示將增強數學考試占比。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事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個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