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學生遍地走”來形容現代社會一點也不夸張,尤其是近幾年大學人數逐年增加,預計2023年畢業的學生將超過千萬,如此一來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們都飽含著滿腔熱血,希望尋找切合自己心意的工作崗位,但是在經歷職場的磋磨后,求職觀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以前的追求挑戰到現在尋求安穩。
因此就會將目光轉向家長眼中的“鐵飯碗”,一頭扎到考公考編隊伍的學生不計其數,但是同樣是鐵飯碗,不同崗位給學生帶來的“幸福指數”存在差異,選不好就容易“踩坑”。
鐵飯碗“幸福指數”排名更新,公務員退居第二名,榜首著實讓人羨慕了
軍隊文職是近幾年來才興起的崗位,由于特殊的性質,薪資標準著實讓人羨慕,一般本科生實習期就能拿7000元左右的工資,轉正后更是會達到9000元左右,不僅如此還能夠享受很多福利待遇,工作環境輕松還穩定,幸福指數直接拉滿。
但是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軍隊文職的要求非常高,競爭者都是實力超群的,所以普通畢業生勝出的機會比較小,所以很多畢業生都望塵莫及。
除了軍隊文職之外,公務員才是家長眼中的鐵飯碗,可以說是相當穩定且有保障的工作,而且說出去也是非常有面子的,因此成為了很多學生競爭的目標。
但是和軍隊文職相比,薪資標準和福利待遇就不是那么好了,另外鄉鎮和城市公務員的待遇也存在巨大差異,這都是在“幸福感”排名中退居第二位的原因。
排在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分別是醫生和教師,這兩個崗位都是事業編中的香餑餑,他們雖然福利待遇不如公務員,但也是個比較穩定的選擇,尤其是公立學校的教師崗位更是吃香。
但是由于教育“內卷”的加劇,教師編制競爭越發激烈,好的崗位更是吸引了名校生和高學歷者的目光,所以很多師范生都感嘆前路迷茫。
而作為中國的老牌國企,中國煙草卻墊底了,其實這不難理解,很多過來人都表示,國企雖然比較安穩,但是競爭壓力比較大,各種業績考核壓得人喘不過氣,還有不可避免的“人情世故”,都是無形之中的壓力,所以幸福感也就有所下降。
體制內離職率持續走高,但仍是畢業生趨之若鶩的選擇,原因其實很現實
經常有人說體制內的工作就好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拼命往里進,而城里的人卻想方設法走出來,因此崗位內的離職率也在持續走高,很多工作多年的人多選擇放棄這份安穩。
在筆者看來體制內的工作“成也安穩,敗也安穩?!?/strong>,之所以會有那么多老員工離職,就是因為熬不下去了,過于安穩的環境讓人失去斗志,一眼望不到頭的日子確實難熬。
但即使有過來人的經驗,依然是大批畢業生趨之若鶩的選擇,甚至還有很多名校高學歷的學生加入競爭,就是想在動蕩不安的職場中尋找穩定且福利待遇好的崗位。
尤其是在疫情之下,體制內的工作是不受“停工”影響的,不管如何都會有收入,而且堅持到最后還有退休金,如果能夠一路晉升更是前途無量,這些現實的原因造成了考公考編競爭走入“白熱化”地步。
進入鐵飯碗不代表可以躺平,將眼光放長遠一些,幸福感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很多畢業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備考上,就是希望能夠一舉上岸,獲得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崗位,但進入崗位后就開始松懈,從而進入了“躺平”的狀態。
年輕的時候不覺得躺平有何不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現,各種生活壓力不允許你“躺平,所以即使是進入崗位,也要為長遠發展做打算,爭取能夠通過努力一路晉升。
學生要有耐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多到基層鍛煉自己,積攢工作經驗,同時也要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做好隨時應對晉升考試的準備,在經驗和能力的驅使下自然會前途光明,那么幸福感也會因此提升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