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開始實行的是應試教育,現在提倡素質教育,隨著學生們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教育部不得不注重起來學生們的身體健康,來保證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成長。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夠接受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們要經歷兩次重要的考試,一個是中考,另一個是高考,尤其在得知中考分流后,一下子打亂了學生們的學習計劃,這讓學生們不得不努力學習。
中小學生學習氛圍越來越繁重,導致學生們學習壓力增大,老師為了幫助學生們提高成績,就會給學生們布置很多作業,于是就出現了學生們經常學到深夜的情景,這讓家長都為此感到心疼不已。
為了給學生們減輕學業負擔,保證學生們的身心發展,于是教育部門提出了雙減政策,學生們不得在節假日或者是休息的時候去校外補課,老師也不能給學生們布置過多的作業,起到了明顯減負的效果,那么我們反過來深究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們上學期間疲憊不堪的呢?
學生們在學習期間因為什么原因導致疲憊不堪呢?
老師占用課堂
現在的學生們學習壓力很大,學生為了保證自己能上好學校,不被分流到職業學校,就只能努力學習中,同時老師當然希望有更多的學生能上一所好的學校,于是就會給學生們提供很多幫助。
但是老師有的時候給予的幫助會給學生們帶來負擔,像占用娛樂課堂,例如體育課或者是美術課,老師占用課堂時間,來給學生們講課或者是讓學生們學習,甚至有的老師還占用學生們課下時間,尤其是在初三階段以及高三階段的學生們都經歷過,本來學生一天都在學校里學習,連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晚上還要做大量的作業,時間一長,學生的身體就感到疲憊不堪。
學習沒有效率
還有就是學生們一天都在學習中,每一節課都要學習新的知識,因為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學習跟不上,這樣的話學生又如何用更好的狀態去迎接之后的課堂,導致學生壓力劇增,于是就產生了負面情緒,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
作息不規律
學生感覺到疲憊不堪,還有一點原因就是跟作息有很大關系,有的學生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導致學生第二天沒有精神,不能用更好的狀態去學習,這樣的話,學生就會給身體帶來不好的影響,上課不精神,學習效率低等等行為。
分析:家長非常看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不斷地要求學生們提高成績,一直要求學生努力學習,這樣就無形中給學生們帶來了壓力,導致身心受到了極大的負擔,于是教育部門針對這一問題,有做出相應的部署工作,幫助學生們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休息。
減負再次升級,將調整中小學到校時間 ,嚴格落實“睡眠令”
教育部為了學生們的發展,可謂是操碎了心,為了給學生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擁有美好的童年,保證學生們在公平的環境下茁壯成長,這才是教育部門應該要做的事情,雙減就是其中一項,這次教育部門又將減負工作升級了。
將對中小學生到校時間進行調整,并且還要求學校嚴格落實“睡眠令”,這個消息讓學生們高興不已,目前只有一部分地區的學校實行了睡眠令,但是大部分地區的學校還沒有落實,但是教育部門會進行嚴格的監管。
教育部規定小學上課時間不早于8:20,中學上課不早于8點,并且還規定學校不得以參加教育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們提前到校,就是為了保證學生們能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質量,這樣學生才會用飽滿的精神上學,才不會影響自己的課堂效率。
但是對于這個消息,家長們卻持有不同的意見,支持的家長覺得非常好,這樣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也不會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響,但是反對的家長卻有苦難言,他們主要考慮到送學生上學的時間會跟自己的上班的時間產生沖突。
大多數家長上班的時間基本都在7點到8點半左右,學生們上學的時間一調整后,家長送完學生上學后,那么上班就來不及了,家里要是有老人還好說,要是沒有老人就只能家長自己親力親為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也是很無奈。
筆者想說:中小學生到校時間延遲了,學生們就能多睡一會了,這對學生是好消息,讓學生們更加健康地成長,但是對于家長就產生了煩惱,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做好調整,避免影響自己的工作哦。
今日話題:你怎么看待教育部門減負?學生到校時間延后還給你帶來了哪些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