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提高成績,有兩條路,一條是增加學習時間,一條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兩條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增加學習時間,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成績。這條路的特點是對老師要求較低,在老師現有水平不提升的前提下就可以實施,短期內可以快速見效。教學時間增加,老師可以講解更多的知識,進行更多的訓練。學習時間增加,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鞏固知識、強化訓練。并且,時間增加三四個月就可以有明顯的效果。這種模式需要教師和學生付出更多,并且有一定的限度限制。
老師和學生的體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定限度內增加時間,能夠提高成績。超過一定限度,造成老師和學生的精力和體力透支,不但無法增加時間,反而會造成教學和學習效率下降,成績不升反降。很多學校陷入了增加時間的惡性循環,類似于飲鴆止渴。一開始,增加時間帶來了成績很大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獎勵和榮譽。領導不可能止步于此,還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突破。再加一點時間,成績還會有提升。今天加一點,明天加一點,時間越加越多,超過一定限度之后,老師教學壓力大、身心疲憊,學生體力和精力沒有辦法支撐,隨之而來的就是成績下滑。
學習時間和效率在限度內成正比,在限度之外成反比。一般來說,各學校在限度內的時間相差不大,也就是各學校都不會低于國家規定的學習時間,都能把規定的時間開發到極致。靠時間來提高成績,多數是超出限度之外的,往往弊大于利,暫時有效果,但是不利于學校長遠、持久、健康發展。
所以說,靠增加時間來提升成績,這條道路不是最好的選擇。真想走上這條道路不回頭,老師的能力和水平是不斷降低的,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越來越差的。這是一條越走越窄,沒有光明前途和命運的道路。
靠提高效率來提高成績,這條道路開始是較難的,老師需要提升專業化水平,備課需要下功夫,壓縮課堂內容,取其精華。需要更新課堂教學理念,采用更為先進的教學方法,使用更為有效的教學技術手段。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生產上勞動效率提高需要依靠生產力的提高,特別是生產技術的提升。教學效率提升需要依靠教育力的提升。教師的能力和水平不提升,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從學生來說,學生需要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和投入度。學習效率的提升取決于學生學習力的提高。走效率的道路不僅要關注老師的教育力和教學力,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力。相比而言,學習力更關鍵也更重要。
走效率的道路,門檻要求高,開始較難,時間和精力投入較大,初期見效慢。甚至在初期,成績會出現不升反降的情況。但是,這條道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省勁,越走效果越好。有些老師走著走著就由教書匠變成了名師、教育專家。
靠時間越走越窄,慢慢滑向應試教育的深淵。靠效率越走越寬,慢慢就走上素質教育的境界。學校要選擇對正確道路,切莫為了一時成績,不顧老師和學生身體健康,走上一條沒有質量、沒有前途的教育道路。
【歡迎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