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大學老師都在吐槽研究生不好帶,基礎不好都是小事情了,關鍵是學習態度還不夠端正。現在的研究生為什么不好帶?這樣的話可是人大關教授說出來的,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再說人大研究生的生源質量應該就本學科而言在國內都是拔尖的,就這樣的生源質量,關教授還說學生基礎不好,沒有求知的欲望,還不愿意帶;其他高校的研究生不知道是否有一樣的情況!
我國的研究生招生規模最近五年可是年年增加的,現在讀研已經成為本科生最常念叨的話題了;同學們讀研的目的其實也是很明確的,就是為了提升就業競爭力。所以關教授說的情況確實是存在的,記得早些時候一位北航的教授也說到研究生的生源質量與學習態度的問題。批得更狠了,說北航成了高級南翔了!兩所知名高校的老師同時說出了相同的問題,看來我們的研究生培養制度確實是需要優化一下了。
為什么現在研究生不好帶,其實基礎不好是一方面。現在的本科畢業生讀研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更好地就業,目標已經明確了,學習的方向也就非常明確了;人大的研究生畢業出去找工作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反正又不想讀博了,在不犯錯誤的情況下正常完成學業順利畢業就可以,這應該是絕大多數考研同學的想法,其實這樣想也無可厚非,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就業,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中小學努力學習,大學苦干上名校。一旦目標達成那一股心氣就沒有了,所以學習欲望基本全無了!
關教授說到本科生好帶,可以上人大的本科生基本都是高中的學霸,本來基礎就非常扎實,再說現在的本科畢業生就業又非常難,基本都是努力學習準備考研讀博的,所以讀書的原動力就足了,所以本科生認真讀書是可以理解的,還有就是人大的本科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競爭力也不一定有多高,讀研也是必選之路。
關教授擅長領域是國際貿易,需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比較多,內容比較繁雜,很多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本來就不足了,再有這些研究生學習的終點就是順利畢業,很多人就不愿意有太多的付出了,這個時候只有靠教授自己發掘有潛力的同學,拿出嚴師出高徒的師者風范出來,挑幾個學生認真帶一下了;其他的學生只有順應社會的大潮,畢業以后去就業吧!
讀書也是需要原動力的,沒有一定的內力去推動學習的欲望,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的。包括北航老師說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名校研究生畢業以后就基本就是50萬左右的年薪,幾個學生愿意努力學習呢?順利畢業馬上就業才是目標!這個時候導師也要順應社會發展趨勢,適度調整培養學生的方向,發掘一下有潛力的同學培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