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家長來到我們的親子小課堂
這是我們今天的特邀寶寶:萱萱~
誒?這不是大學嗎?
怎么會有親子課堂?
屏幕前的你看到這兒
是否有一瞬間懷疑自己走錯了片場?
不要懷疑?。?!
這就是川科幼兒師范學院
早期教育專業的課堂
01
這是一堂什么課?
“親子教育是一種早期教育,是根據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從而開發嬰幼兒的潛能、培養嬰幼兒個性發展,促進嬰幼兒與父母之間親子關系的良好發展。同時親子教育以不斷提高新生人口的整體素質為宗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早期教育。”幼兒師范學院任課老師田順云介紹到。
“賞得開心,玩得開心,學得開心”就是在川科上好這門課的訣竅。
02
學姐“客串”教師角色
一堂課有六七位“小老師”,這一定是你沒見過的教學方式。但在這門課上,六七位“小老師”共同上課就是常態。她們年輕且充滿活力,繪聲繪色地演示親子互動的場景。
據了解,這群“小老師”是早期教育專業的大二學生,每當大一有相關的實訓課時,田老師便會安排她們這個班級小組輪流為大一學生做情景演示。小組接到任務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回顧上一年所學的知識,并進行歸納、總結和排練。
20級早教一班的梁霄同學講:“每當接到這種任務時,我們都挺激動的,因為這是展示我們專業技能的一個好機會。同時又有點小忐忑,害怕自己會講不好,畢竟是一年前所學的知識,總害怕自己會有遺忘的知識點?!?/p>
“這是一個查漏補缺的好機會,希望我們的學生在學到知識后,不僅僅是為了應對期末考試,更重要的是能夠運用在日后的工作中。”幼兒師范學院院長吳柯華說。
03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這間教室里,我們看不到講臺與黑板,上課方式不再是單純地“聽”,而是“翻轉”成為小組的演練、陳述、答疑,教師只是課堂的輔助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在這里,每一位學生都必須真正的操作和動手實踐才可以。
課堂上,學生溫柔地抱著仿真娃娃(小助教),以扮演孩子父母的形式,跟著老師一同做游戲。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手勢的不對、動作幅度較大等等。
而這也正好是同學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可能遇到新手父母們存在的問題,老師也會及時在課堂上指出這些“錯誤”,讓同學們不僅學到知識點本身,也學習到了處理問題的方式與方法。
04
5個月的寶寶助力課堂教學
為了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相關的知識點,老師還會很費心的“到處打聽”學校里其他老師家中是否有年齡適當的寶寶(0-6歲)。而這次出場作為“小助教”的寶寶“萱萱”就是學校行政部門員工的寶寶。
5個月大的寶寶在面對陌生的場景,和四十幾位陌生的哥哥姐姐,也沒有絲毫的不安,可見同學們的專業性有多強?!靶≈獭睕]到時,這間教室的氛圍會格外熱鬧,同學們互動的聲音也很大,但當“小助教”進入教室后,同學們便不約而同地克制住自己的聲音,以免驚擾到“小助教”。
“雖然我們的仿真娃娃是全球最先進的,也曾經參加過北京會展,每個寶寶的造價高達3w+,但仿真娃娃始終不能與真寶寶相比,為了能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如何與真實的寶寶互動,讓真實的寶寶參與教學便是我能想到最好的方式。”田老師介紹。
05
及時組織小型分享會
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币虼?,每節課結束后,田老師都會及時組織小型學習分享會。
以小組為單位,在4開的畫紙上用馬克筆梳理本節課的思維導圖,再相互分享自己所學到的內容,這能更好地幫助同學們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幼兒師范學院攜手職業教育獨角獸企業慧科集團【慧優才好幼師】,校企共建早期教育專業。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具有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較強的早期教育課程實施能力、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具備0-6歲托幼一體化能力和養教合一的核心競爭力的早期教育教師。
如何合理增加大學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成為大學專業在課程建設上的難點。我校幼兒師范學院早期教育專業響應教育部對課程建設的要求、學生學習的痛點、企業對畢業生的期望,積極推動了早期教育專業課程的改革,真正做到讓學生的能力在課程中得到磨練,課程質量、教學效果在潛移默化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