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和高考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兩場考試,自從中考分流以來,家長們對中考的重視程度直線上升,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避免被分流去職業院校,家長們可以說是使出了渾身解數,自主招生就是其中一條“捷徑”。
孩子的文化成績不夠好,于是家長們就把希望寄托于培養孩子的特長,例如音體美,而在中考時利用特長生的身份,或者憑借自主招生這一途徑進入到普通高中,甚至是重點高中,從而來提高孩子升學的可能性;而對于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的普通學生來說,似乎有些不公平。
這條“捷徑”的存在也讓很多家長和孩子花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興趣班或特長班上,而忽略了學校的學科學習,認為只要某一項的成績足夠優秀就可以彌補文化成績上的薄弱項,導致了這種畸形的教育觀念。
于是教育部下發相關通知:初、高中將不得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并且在試點取得成效后,或將于2022年進行全面落實。也就是說自主招生這條“捷徑”行不通了。
四川省教育廳早在2020年就下發了《關于規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提到所有高中不得舉行自主招生考試。
同樣寧波市教育局2022年也出臺了有關政策,開展普通高中強基計劃招生。去年由寧波的鄞州中學、寧波中學和效實中學這三所高中招收強基創新班,“強基創新班”就是依據高校推出的強基計劃,這三所重點高中以升入強基計劃中的國內36所高校為目標。
寧波市普高招生其實是在效仿高等院校招生的“強基計劃”,事實上“強基創新班”的確也是為了升入這36所高校。看起來寧波市的自主招生似乎是披上了“強基創新班”這個外殼,但其實有所區別,甚至是一種升級版的自主招生,因為以往的自主招生在某一項非常突出的話,再加上其他證明材料就可以被錄取,而“強基計劃”、“強基創新班”門檻更高,需要各方面發展更全面的人才,更需要靠成績實力說話。
不論是否取消自主招生,往后的中考、高考成績實力才是第一位,不要抱有任何僥幸心理,試圖走“捷徑”,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文化課上,重點在于提升自己的成績。
一些承諾在中高考之前招生的學校就值得家長們警惕了,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正規的學校都是根據政策招生,如果突破規定進行招生,那么學校是否正規就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