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強調素質化教育,力爭在根源上減輕學生負擔,不過中高考的形勢卻越發嚴峻,尤其是中考,不斷降低普職比,在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
如今的教育內卷比較嚴重,中小學生普遍面臨沉重的學習負擔,為了讓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教育部門提出雙減政策,校內校外同時減,讓素質教育回歸課堂,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也減少家長的教育焦慮。
自從雙減政策落地后,校外補習班可謂是進入“寒冬期”,隨著此政策的逐步深入,很多家長開始對雙減議論紛紛,甚至有家長直接向當地市長發長信詢問,什么時候能徹底關停培訓機構。
雙減政策意在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并優化校外培訓機構
如今雙減政策實行已有一段時間,很多家長發現,校外補習班受到嚴管后,依然有不少學生在進行補課,甚至還有的家長直接花高價請家教。如若想實現教育公平,應該對校外補習班進行一刀切,并最大程度去限制請家教行為,讓所有學生真正回歸教室。
有此類想法的家長并非少數,可能家長對雙減政策解讀有誤,雙減的實行并非是全面禁止校外補習班,而是對校外補習機構進行調整,多年來,教育部門一直著手此時,只不過這次的力度比較大而已。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大型培訓機構,已經開始偏離正軌,并不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以賺錢為目的,丟失了教育的本質,教育部門需要讓這些想靠補課來賺取高額利潤的培訓班消失。
雙減意在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如今的中小學生學習壓力很大,白天上課,晚上寫作業,好不容易盼來了周末和節假日,家長早已經報好了補習班。
近些年來,校外補習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辦學質量、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有關部門需要及時調整并進行優化,否則最終坑害的還是學生。
雙減政策下,那些學科類培訓會越來越少,即便符合補習資質,對于補課時間以及教學內容,包括收費等問題,都有明確的標準。
在素質教育下,校外補習班不會一刀切,因為學生還有一些學生的確有補課需求,因此周中課一直被允許,不過家長要理性看待。
周中課可以對學生查缺補漏,并針對他們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練習,但不要將更多的希望寄托于補習班,想要學生成績穩中求上,還需將主要精力放在校內學習中。
雙減政策正在逐漸被“帶偏”,不斷有補習機構鉆政策的空子
雙減政策除了對校外補習班有嚴格要求外,也對學校教學做出約束,老師要加強教學管理,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減少學生作業量,爭取做到不將作業帶回家。
就在很多家長越來越認可此政策時,卻發現在實行過程中發現被逐漸“帶偏”,有多家補習機構不斷打擦邊球,讓家長左右為難。
我們都知道,與雙減相匹配的還有學校課后延時服務,學生放學到家已經晚上六點多,常常連飯都沒時間吃,就要馬不停蹄地去上周中課,雖然說不提倡學生補課,但看到身邊學生都在補課,自家孩子補課,擔心成績下滑,尤其是初中生,將面臨中考的檢驗,家長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學校老師作業量減少,甚至不留,不過周中課老師會留作業,學生晚上上完課后,往往要寫到深夜,第二天還要繼續上課,如此一來,學生感覺比以前更累了。
還有一些補習機構,打著興趣班的幌子,實則在給學生進行學科類培訓,如若有監管部門上門檢查,他們會及時應對,沒有充足的證據,很難查處。學生白天上課,家長也要上班,晚上還要陪學生參加補課,如此一來,學生和家長都身心俱疲。
想要教育回歸正軌,還需做好家校合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很多學生從小一直補課,但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可能走錯了的方向,也可能是學生壓根沒有找到學習的興趣點。
此時家長不妨靜下心來思考,如今強調的是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形成良好的行為標準,想要學生重視學習,家長還需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意義,并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興趣。
在義務教育階段,還應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為輔。學生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課堂效率,不要將希望放在校外補習班上,要知道學校老師的教學水平要比校外老師高很多。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速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