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在這兩年的熱度正可謂是直線上升,讓很多老一輩兒都不知道學生們到底經(jīng)受了什么刺激,怎么就突然從喊著要夢想又激情的愣頭星,變成了穩(wěn)扎穩(wěn)打眼中只有鐵飯碗的老油條了呢?
但家長們內心依舊是高興的,畢竟公務員是家長們心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好工作,不僅工作穩(wěn)定,不容易失業(yè),而且旱澇保收,工資高福利多,住房公積金很了得,這待遇誰聽了不迷糊。
于是只要學生們說自己想要考公,那家長是一百個支持,心中還會欣慰地感到孩子大了,穩(wěn)重了。但當家長們看到參與考公的龐大陣容時,就會有些打退堂鼓,那985的你跟人爭啥呀?
三本生扎堆考公受到嘲諷:讀985還有啥意義?
22考公報名人數(shù)超過200萬,實際進入考場的超過142萬,但招聘人數(shù)僅有3.12萬人,而報錄比不過2.17%,也就是說100個人里能有兩個人上岸就不錯了,至于那些熱門崗位,更是可以預見到的離譜。
但這樣懸殊的報錄比仍然無法阻止學生們奔向鐵飯碗的熱情,畢竟如今大學生就業(yè)難已經(jīng)嚴重到了一種境地,只要與大學生就業(yè)相關,必然會登上熱搜掛一陣,引發(fā)無數(shù)討論。
比如公務員中三本生扎堆報考這一件事就得到了廣泛關注,而更多的網(wǎng)友是表示質疑的,直言:如果連三本生都能考上公務員,那是不是意味著公務員的門檻降低了呢?讀985還有啥意義?
其實也可以理解網(wǎng)友這句話的心情,畢竟考公能上岸的人數(shù)本來就少,既然如此不應該是學生中的佼佼者上岸嗎?如果三本生在考公上打敗了985的學生,很難不感覺有些錯亂。
但這句話中也有一個謬誤,那就是難道學生的能力一定與學歷完全掛鉤嗎?然而實際在人才市場中,學歷歧視已經(jīng)到達了十分嚴重的程度,好像除了985的學生之外,在座各位都是弟弟。
從招聘門檻到入職之后的待遇,985的學生都是和其他學生完全不同的,而這也是985學生依靠此前的努力為自己爭得的高起點,但對于低學歷的學生來說,幾乎連入職門檻都達不到。
但我們同樣也知道招聘的原則是學生與所對應崗位是否匹配,而是否匹配包括很多方面的能力——學習能力、市場經(jīng)驗、交際能力等等,而學歷實際上只能夠代表所需能力中的一個方面。
因此如果三本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務員也是值得敬佩的,但實際上讀985還是有意義的,編制內崗位雖然不會完全不考慮其他因素,但對于學生學歷方面的重視程度是要更高的。
因此985學生在考公時,能夠選擇的崗位數(shù)量會更多,在考試時上岸的幾率也會更大。而入職之后,就算三本學生和985學生同樣進入基層,但985學生的晉升速度也是更快的。
三本學生到底有沒有必要考公呢?
雖然在考公上985學生是有更大優(yōu)勢的,但三本甚至??频膶W生也不是沒有考公的機會,如今國家為了讓學歷歧視現(xiàn)象得到遏制,讓公務員作出了優(yōu)先表率,降低了部分崗位的門檻。
而就公務員工作本身來說,作為公職人員,很多工作都肩負著巨大的責任,也需要學生具有很強大的專業(yè)能力和技術,只要學生能力突出,公務員自然也不愿意錯失這樣的人才。
另外相對于985學生,三本學生在人才市場上面臨的就業(yè)空間是更狹小的,在眾多就業(yè)選擇中,985學生可能有除了公務員之外也很好的選擇,但三本學生面臨的選擇就會更少。
因此選擇公務員對于三本學生來說是一條非常好的道路,如今門檻也已經(jīng)降低,跨過門檻之后看的就是學生的能力了,三本學在在校期間好好努力豐富自身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爭取殺出重圍。
而對于選擇更多的985學生來說,公務員雖好,但實際上社會中也有很多值得學生開拓的行業(yè)和崗位,接受了金字塔中最頂尖的教育和資源,985學生們的眼光應該放得更加長遠。畢竟如果985的學生全部去當官,對于長久發(fā)展也不是一件好事。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關鍵詞: 人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