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發展離不開技能人才,離不開工匠精神。近年來,市財政局立足財政職能,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助力強化預算保障、改善辦學條件和支持師資培養,為河源市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提供強有力的財政支撐,推動全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為強化職業教育預算保障,市財政部門出臺了《河源市高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的實施意見》,對我市高職院校實行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采取收費與財政補助相結合的預算管理模式,將市直中職學校教師納入財政全額供養人員范圍,人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根據“以收定支”的原則和職業院校需求,全額返撥其收取的教育收費,加強保障職業院校日常運轉力度。
河源市衛生學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辦學條件是確保職業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為此,市財政部門建立和完善中職學校生均撥款制度,確保全市中職學校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不低于每生每年3000元。同時,努力爭取上級資金保障職業教育發展,2019-2021年期間,市財政部門將上級下達省級教育發展專項資金4460萬元下撥給相關職業院校,用于校園維修改造、教學設備采購及信息化平臺項目建設等事項,改善我市職業教育辦學條件。不斷推進的信息化平臺項目建設,也成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加速器”。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師資隊伍建設。為此,市財政部門積極實施“定編不定人”的師資培養政策,打通優秀教師進入職業學校任教的渠道。2019-2021年,我市核定市直5家職業院校“定編不定人”職數共179個、投入資金3002.85萬元,主要用于高層次人才引進、實施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專業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加強教研室等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優化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有效聚合人才力量,進一步提升了我市中等職業教育吸引力。
記者:雷宇爍
編輯:林梓楷 校對:李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