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政策也在調整與變革中,特別是決定學生命運的中考和高考,近幾年就迎來了許多新變化,給學生的心態和學習狀態都帶來了很大影響。
經濟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教育也要反作用于經濟,進入21世紀后,我國經濟水平已經有了飛速發展,中考和高考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中,中考生迎來中考分流,分流之后,50%的學生進入普通高中,另外50%流入職業高中或者技校。
對于高考生來說,近幾年迎來的變化也不少,先是3+3的新高考,后來又開始實施3+1+2的新高考,目前已有多個省份加入新高考隊伍,不難猜測,未來新高考將成為高考的主流模式。
中學生迎來壞消息,或將于2022年全面落實,高考難度明顯提升
有人說:中考是為了過濾差生,高考則是為了選拔人才。客觀來說,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中考壓力也很大,但畢竟錄取率擺在那兒,即使不少地區已經嚴格實行中考分流,中考錄取率依舊有50%左右。
高考可就不同了,雖然教育水平越來越高,參加高考的學生越來越多,各大高校也在紛紛擴招,可高考的本科錄取率依然沒有達到50%,能成功考上本科大學的學生,依舊只占高考生總人數的少部分,剩余一大部分都是民辦本科或者專科大學。
盡管教育水平一直提高,高考錄取率卻始終沒能迎來大突破,對于當代高考生來說,特別是對就讀于普通高中的學生而言,高考難度依然很大,即使各大高校在擴招,擴張人數也遠遠追不上考生人數的增幅。
為了降低高考難度,增加考上大學的可能性,很多老師和家長都建議學生學一門特長,在高考中走特長生或者自主招生途徑,這樣一來對分數的要求會比較低,考上大學的可能性也會提升,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特長生人數已經越來越多了。
如今,中學生們迎來了壞消息,教育部發出相關通知,表示中考和高考將會取消特長生和自主招生,此消息一出,讓不少學生和家長感到焦慮,這樣一來,中考和高考的難度就明顯提高了。
中高考或將取消特長生和自主招生,中學生和家長都很焦慮
一直以來,高考都是以分數論英雄,即使我國正朝著素質教育轉變,也不能改變高考對學生的要求,學生只有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才能成為高考中的贏家,順利被本科大學和重點大學錄取。
然而,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高考,很多同學即便已經很努力了,但成績依舊無法提高,考上大學的希望也很渺茫,無奈之下,家長想出了讓孩子走特長生或者自主招生的辦法,雖然經濟方面的投資比較多,可好歹對分數的要求能降低一些了。
多年來,特長生和自主招生的存在,滿足了不少學生上大學的心愿,可如今這個時代或許要完全終結了,在教育部的通知下,中高考要是真的取消了特長生和自主招生,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的影響可太大了。
對于教育部的通知,家長們也各有不同的聲音,不少家長認為取消特長生和自主招生后,學生的高考壓力將明顯增加,高考難度也明顯提升,而且前期在學習特長方面也投入了很多時間和金錢,這下豈不是都浪費了?損失又由誰來承擔呢?
也有一部分家長很贊成教育部的決定,因為特長生的存在,對那些沒有特長的學生來說,也是不太公平的,畢竟高考對特長生的要求并不太高,也不是所有家庭都具備培養孩子成為特長生的條件,特長生的存在,反而容易引起惡性競爭。
筆者有話說
對于教育部的通知,兩方家長站在不同的立場,也各自有一定的道理,在筆者看來,取消特長生和自主招生也不失為一件好事,這樣一來高考就比以前更公平了,擺在學生們面前的機會都是均等的,只要能提高學習成績,就有機會被好大學錄取,更有機會改寫自己的命運。
初中學生也是一樣的,千萬不能仗著年齡還小,距離高考還有幾年時間,就各種蹉跎時光與歲月,初中是為了高中打基礎,初中學習成績好,對知識掌握扎實的學生,不僅更有可能考進好高中,也對高中時期的學習更有幫助。
如今,“雙減”如一顆炸彈,讓家長陷入迷茫,有的家長“先喜后憂”,喜的是可以節省一大筆補課費,憂的是自家的經濟條件不能像有錢人家可以給孩子請私教。高中的學習節奏更是面臨更加的急促,中考和高考更是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
其實完全不必擔心,與其讓孩子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種輔導班,不如靜下心來,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