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
玄武區“新名校”在線舉行
“項目化單元整合作業”交流會
推動單元整合教學和項目化作業
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生根落地
揚起作業育人的風帆
“新名校”是玄武區彰顯名校效應、打造教育品牌的一個發展項目。自項目實施以來,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鎖金分校、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紅山分校、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和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的領導、老師們積極投身教育改革,集體商定研究主題,定期研討教改現狀,不斷推出教研成果。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鎖金分校是“新名校”語文課程基地。該校承擔了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初中生作業“SMART”管理模型的建構與運用”,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較高的評價,發揮了示范的作用。語文組以“作業育人”為研究主題,與“新名校”成員一起,先后設計了“名著閱讀作業”“情感作業”“情境作業”等系統性、實踐性、活動性、創新性作業,獲得南京市第二屆教育科研成果創新獎二等獎。
本次線上交流會旨在推進“項目化單元整合作業”的研究,形成相關研究成果。會議由蔣國銀老師主持,成員校初一、初二備課組的老師們先后展示了作業研究的成果。
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的陶瓊老師介紹了初一備課組開展的活動:尋找“近代以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每班挑選一個人物,可以是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了解人物生平事跡,總結人物精神品質,制作介紹人物生平事跡的視頻或ppt,撰寫演講稿與頒獎辭并朗讀展示。年級評選一、二、三等獎,并請電視臺錄制節目。
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的王曉老師組織學生舉辦校園戲劇節“人性的光輝”,讓編劇組甄選平而不凡的人物,解讀不凡品格;導演組共情不凡細節;表演組探究不凡心理;美宣組寫出不凡的標語;攝影組寫出人性之光。系列活動體驗戲劇誕生過程,情境設置鮮活有趣,學生作品豐富多彩。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紅山分校的焦雨馨老師引導學生直接動手參與種植,見證生命的成長。該作業融語文、美術、生物等學科知識為一體,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鍛煉高階思維品質,形成創新意識。學生在活動中寫真生活,豐富了寫作內容和情感,也更好地掌握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鎖金分校的許晨昀老師帶領學生探究聯想和想象的奧秘,從老舍創作《駱駝祥子》的過程看聯想的由此及彼,從《皇帝的新裝》看想象的從無到有。此外,還借助航天科技發展中登陸火星的科學想象過程,讓學生明白怎樣讓想象從失敗走向成功。學生的習作也體現了想象的力量。
最后,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鎖金分校的李奕霏老師展示了“項目化單元整合作業”的樣章設計。蔣國銀老師就研究成果編輯成冊提出具體要求,并邀請區教研員楊小軍老師擔任共同主編。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
作業設計中藏著老師的智慧與匠心
我們既要做好減輕學生
課內外學業負擔的“減法”
又要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個性發展上面做足“加法”
實現課內外的聯動與協同發展
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從而真正落實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來 源: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鎖金分校
審核人:李麗、陳克俊
發布人:張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