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知網,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恐怕都是翟天臨事件,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關于知網的“風風雨雨”卻還在繼續。
而隨著中科院的一則消息又將知網送上了熱搜,作為我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的中科院,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同時還擁有國科大、中科大和上科大3所直屬大學,為社會培養了眾多的優秀人才。
但就是這樣一所“不差錢、不差名”的學術機構居然宣布要停用知網,一時之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都開始關注這背后究竟有何隱情?在得知緣由后都替知網感到汗顏。
“知識不應敗給資本”,中科院宣布停用知網,背后的原因讓人汗顏
知網原本是由清華和清華同方發起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知識資源傳播以及增值利用,收錄了很多的論文以及學術資料,成為了很多學生和老師日常學習的輔助工具。
知網雖然整理和提供資源,但也并不是免費的,都要收取一定的費用,此前就因為與一位老教授的官司備受詬病,私自收錄了老教授的論文,而作為論文的創作者卻還要花錢去下載使用自己的文章,最后也是輸了官司,也寒了老教授的心。
除了教授、老師和學生需要花錢之外,就連高校、學術機構也需要支付費用才能夠使用知網的資源,而逐年上漲的收費標準,也壓得很多高校喘不過氣來。
而據了解,知網的續訂費用將近千萬,中科院也是不堪重負,雖然也嘗試與知網進行談判交涉,卻依然沒有贏得勝利,無奈之下宣布將從4月20日以后暫停使用知網,將尋找其他的數據庫進行替代。
此前也已經有至少6所高校因不斷上漲的續訂費停止了知網的使用,其中不乏北大、武大等一些名校,中科院加入“停用”隊伍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各高校和機構停用歸根結底還是敗給了“資本”,這就讓很多人感到無法理解,本來是為了服務于學術工作者,卻成為了他們的“攔路虎”,這樣已經脫離了原本的初衷和設想。
其實在筆者看來收取一定的費用無可厚非,但如此“坐地起價”就有違初衷了,所以希望在這種情況之下,知網能夠開始審視自己存在的問題,不要讓眾多學子寒了心。
知識取之于民,理應用之于民,不應成為謀取利益的工具
我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學習知識確實能夠給學生帶來好的發展機會,學得越多回報也就越多,但是知網作為學生和學校都很信賴的官方數據資源網站,卻忘記了自己的初心,使自己走上了風口浪尖。
雖然說知網在資源搜集以及整理方面確實付出了很多的經濟投入,希望能夠有所收益無可厚非,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將知識作為自己斂財的工具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其實從此前的老教師論文事件結束后,知網就應該做出相應的整改,重拾自己的創辦初衷,但明明手握眾多知識卻很無知,沒有意識到支撐自己的是眾多的院校和廣大的學生,失去了支撐和信任之后的代價,可能是自己承擔不起的。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各種論文網站也是層出不窮,知網雖然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并不代表可以“只手遮天”,希望能夠深刻反省自己的行為,然后做出整改,重拾自己的創辦初心,給予眾多學術工作者和學生信心。
畢業論文要求逐步提高,想要順利畢業,就要想辦法提升論文“含金量”
首先,學生要重視畢業論文,提前進行相應的準備工作,尤其是一些數據的整理和搜集,提前定下自己的論文提綱,按照所需要的內容一步步去完善,爭取保質保量地完成初稿。
其次,在初稿定稿后,論文的指導老師會根據你的想法提出一些整改意見,學生一定要重視起來,按照老師所說去完善自己的論文,從框架到具體內容都要反復琢磨,不要害怕耽誤工夫,只有用心才能呈現出好的論文來。
最后,畢業論文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選擇一個角度進行深入挖掘,切忌停留在表面功夫,提升論文的“含金量”能節省很多的時間。
【筆者寄語】知網在學生和學校的心中確實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是這并不能成為“知識輸給資本”的理由,雖然中科院停用知網會帶來很多麻煩,但是這也算是給知網的一個信號,希望他們能夠去自我反省,找回自己創辦的初心,不要等到失去了支持者才知道后悔。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中科院停用知網的事情?歡迎留言分享與討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