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外灘眺望黃浦江對岸,浦東新區的建設是上海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開發開放30年后,浦東迎來新的挑戰,啟動建設“金色中環發展帶”。占據上海中環全線約41%的中環浦東段將成為浦東提升城市能級、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功能高地。
萬科進入上海30年,其中在浦東深耕了20余年,以金橋開發區的藍山小鎮為起點,重點布局“金色中環”沿線,覆蓋住宅、商業、產業、辦公、養老、教育、長租公寓等業態,助力城市片區功能升級,打造了海上傳奇、復地萬科活力城、張江國創中心等產品。
踐行“大社區”理念
2005年起,有“造城”經驗的萬科從中環之外拓展到中環沿線,進一步深達城市核心區,逐步實現了商辦住一體化的開發。特別是2007年上海萬科在北蔡御橋板塊開啟了百萬方級別的中環造“城”計劃。
基于大社區的開發模式,上海萬科在既有開發資源的基礎上,對城市公共設施、社區景觀資源、社區配套建筑等多方面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完善,積極賦能城市空間價值。上海萬科注重開發的“長期效益”,逐步營造出整個大社區的“氛圍美”,真正成為深耕區域的城市標桿空間運營者。
在此后的13年,萬科將“中環國際城”分八個地塊進行開發,先打造了“金色“系列產品——金色城品、金色雅筑、金色里程、金色城市、萬科金色公館,后又完成了萬科海上傳奇以及復地萬科活力城等項目開發。
萬科海上傳奇實景圖
海上傳奇是一個非常“上海式”的項目,參考了徐家匯大教堂、淮海路武康大樓、上海石庫門等老建筑。大量運用紅磚等海派建筑元素,并加入鐘樓、連廊、鐵藝等老上海風情元素。這些城市符號的應用,希望居住在里面的客戶能夠對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傳統有些感受和回憶。
復地萬科活力中心實景圖
海上傳奇商業部分2049和復地萬科活力中心的開發,賦予了御橋板塊整體活力的提升,而隨著軌交18號線建成通車,與軌交11號線連接,將串聯起自貿區、張江、迪士尼等板塊。
布局復合業態和生活服務
城市的發展始終圍繞人的生活所需。隨著浦東的城市化日漸深入,萬科也在不斷探索更多的服務,以及服務更多的人,比如老人和孩子。
針對“老有所養”,萬科給出了解決方案。2015年,由上海地產集團、上海萬科、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發起成立上海申養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養老運營服務。2017年,上海申養布局浦東,擇黃浦江而棲,落子南碼頭。2018年,面向自理型活力長者的濱江瀾悅和面向半護理、全護理及輕中度失智長者的濱江望年薈先后開業。
此外,為了滿足“學有所教”,萬科經過多年實踐探索,于2017年推出教育品牌“德英樂”,立志于實現上海教育高地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帶動區域、乃至全國雙語教育不斷升級。在公辦教育領域,萬科積極與政府開展“公辦民助”合作,輸出優質教育資源、品牌資源,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在民辦教育領域,聚焦中西融合的雙語教育,開辦幼兒園、中小學、德英樂學院,著力打造成集團化辦學, K-12全學段、全品類、客戶滿意的教育服務商。
截至目前,包括萬科實驗小學(張江校區、翡翠濱江)、萬科實驗幼兒園(張江校區)在內,萬科已在浦東落地6所學校。
為城市空間賦能
“金色中環發展帶”是浦東踐行人民城市建設理念,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實現2萬億元目標,打造引領區的重要戰略載體和重大標志工程。中環線浦東段長28.7公里,從金橋到張江再到前灘劃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曲線”。
萬科在這條“黃金曲線”上早已開始謀篇布局,相繼落地張江國創中心、御河企業公館、金橋萬創中心、濱江萬科中心四個產辦項目,打造為集金融總部、科技創新、產品研發、文化創意、企業總部等聚集全球高新企業和人才的重要策源地。不僅布局產業,還引入長租公寓,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城市配套和生活服務。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中提到,上海要“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著力打造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從2016年開始,萬科在浦東的開發,進入到多元復合型業態,產城融合便是另一個發力點。
張江國創中心實景圖
以張江國創中心為例,位于張江科學城核心位置,由張江集團與上海萬科共同開發建設,最大特色是由原液晶顯示器的工業廠房改造而成。項目以工業4.0為內核,打造成為“產學研加速器、空服政務外包”為主要功能的創新綜合體,最終實現產業創新和城市更新的有效組合,將“產教融合”“產業創新”“產城融合”的理念踐行在實際發展中。
張江國創中心打造了豐富的配套設施,可在“方圓百米”范圍內滿足園區工作者工作、生活及居住的需求。還在天臺搭建活力公園,讓企業員工擁有一個輕松舒適的辦公環境。
回顧萬科在浦東新區二十年多年的發展歷程,從單一住宅項目開發,到深耕區域的標桿空間運營者,始終堅守符合城市長遠發展的開發理念,把“賦能城市空間價值”作為空間拓展的重要途徑,探索更多未來城市理想單元的落地呈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