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王永娟1月21日報道:“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群,關鍵是要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的創新業態。”在今天舉行的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大會發言現場,曹文潔委員作如上表述。
上海民企創新活力充沛,近五年上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了近1.5倍,達到1.7萬家,其中82.3%是民營企業。但是,曹文潔委員表示,在市政協工商聯界別在調研中也發現,中小微企業的起步難問題仍急需著力突破,龍頭企業的引擎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激發,互融互通的創新生態體系尚待不斷優化。
“大象起舞”來自于“螞蟻雄兵”。曹文潔委員認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群,關鍵是要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的創新業態。
為此,她在發言中建議,首先,應多管齊下,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以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方式,來進一步為企業減稅降費。通過債權、債轉股等多種形式,支持前瞻性、前沿性、原創性的成果轉化,以解決科技成果轉化前期的資金瓶頸問題。
其次,以合作共贏,來發揮龍頭企業主導作用。進一步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龍頭企業牽頭或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國家和市級重大科技專項,發揮其風向標作用,為產業集群探索發展方向。二是扶持頭部企業圍繞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通過聯合培訓、標準共享、資源互補等方式,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開展聯合技術攻關,不斷激發大小企業間的創新乘數效應。
她還建議,應合力迸發,構建各方融通創新體系。增強對高端科創人才的吸引力,打造戰略科學家引領的創新人才“雁陣格局”;提供完善的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建立重點領域的共享中試基地,面向企業、高校院所開放,打通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關鍵一環;建立以企業為核心的產學研體系,支持企業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采用企業出資、高校出人的方式,共建二級學院,暢通校企對接渠道,打通校企科研成果產業化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