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府發布“雙碳”重磅文件,提出要推動既有建筑安裝光伏,到2025年公共機構、工業廠房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達到50%以上,到2030年實現應裝盡裝。近年來,為推進建筑光伏市場發展,全國各地相繼出臺政策、補貼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機構指出,BIPV正迅速取代傳統BAPV成為建筑光伏的新形態,短期BIPV暫時將以構件型晶硅BIPV的形式逐步進入存量建筑改造市場,長期BIPV產品勢必將為了與建筑更好的結合而進一步建材化。
7月28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了《上海市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和《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確保上海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實施意見提到,要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000591)、生物質能、海洋能等,加大外來清潔能源電力引入力度。推進近海風電、深遠海風電和陸上風電開發,大力實施“光伏+”工程。
【資料圖】
意見還提出,要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推進適宜的新建建筑安裝光伏,2022年起新建政府機關、學校、工業廠房等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的面積比例不低于50%,其他類型公共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的面積比例不低于30%。推動既有建筑安裝光伏,到2025年,公共機構、工業廠房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達到50%以上;到2030年,實現應裝盡裝。
此前,住建部及發改委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優化城市建設用能結構。推進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據了解,全國各地為推進建筑光伏市場發展,上海、江西、浙江、湖北等多個省市分別發布“十四五”能源規劃,到2025年預計累計新增光伏裝機量分別達到2.7GW、16GW、12.45GW、15GW,并強調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
除裝機目標外,安徽、廣東、浙江、陜西、吉林等12省超20地市發布了光伏建筑補貼政策。如安徽宣城出臺建筑光伏補貼政策,建筑屋面光伏項目補貼20元/千瓦,BIPV項目補貼30元/千瓦;深圳出臺支持政策,BIPV項目最高補貼0.36元/千瓦時。
7月29日,國家能源局公布2022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2022年上半年新增并網容量3087.8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新增并網容量1122.5萬千瓦,分布式光伏1965.3萬千瓦。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并網容量33620.4萬千瓦。
從市場空間來看,屋頂分布式光伏增量潛力大。據機構測算,預計到2025年國內光伏屋頂累計安裝面積將達到13.56億平方米,裝機量將達到237.42GW。2021~2025年新增裝機151.57GW,CAGR將達到20.65%,新增市場空間將在6200億元以上。
招商證券認為,BIPV正迅速取代傳統BAPV成為建筑光伏的新形態。短期來看,BIPV暫時將以構件型晶硅BIPV的形式逐步進入存量建筑改造市場,大型工商業建筑屋頂是BIPV市場目前重點關注的領域;長期來看,隨著薄膜光伏電池的發展,BIPV產品勢必將為了與建筑更好的結合而進一步建材化,薄膜型BIPV將逐漸取代晶硅型BIPV,并逐步進入建筑立面市場。推薦森特股份、精工鋼構(600496)、江河集團(601886)、中國建筑興業等擁有豐富施工經驗及客戶資源的公司。
華西證券指出,推進建筑光伏一體化、公共建筑電氣化和智能微電網的發展是實現城鄉建筑領域碳達峰的重要措施。由于我國新增公共建筑、廠房等面積大,BIPV和儲能的市場空間大;隨著政策的推動和性價比的提升,BIPV和工商業儲能有望快速發展。
相關概念股:
森特股份(603098.SH):公司新能源事業部主要致力于光伏系統、光伏電站項目的投資開發、設計銷售。
杭蕭鋼構(600477.SH):為實現BIPV項目產業化,公司在對合特光電增資擴股完成后將設立BIPV子公司。
精工鋼構(600496.SH):公司與中節能太陽能合作共同出資設立蘇州中節新能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通過光伏建筑一體化業務實力的提升,增強公司在鋼結構建筑主業上的綜合競爭力。
江河集團(601886.SH):全資子公司廣東省維業科技有限公司系主要從事玻璃、石材、金屬、光伏幕墻與門窗、鋁板的研發、設計、制造及安裝等相關業務。
秀強股份(300160.SZ):公司光伏玻璃產品主要應用于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蓋板及光伏建筑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