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601788)發布研究報告稱,2022年7月21日,網信辦宣布對滴滴處以罰款80.26億元,標志著監管對于滴滴網絡安全審查的案件核查已經結束,未來互聯網平臺整改工作有望進入加速收尾階段,平臺經濟監管再次傳遞出積極信號。政策利好市場預期轉暖,互聯網板塊估值有望持續修復,利好頭部互聯網企業。推薦:騰訊控股(00700)、網易-S(09999)。
滴滴事件回顧:滴滴事件從開啟網絡安全審查到宣布處罰結果耗時1年。
(資料圖片)
1)21年7月2日,國家網信辦公告為防范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依法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在接受審查期間停止新用戶注冊;7月4日、9日,國家網信辦公告“滴滴出行”App、“滴滴企業版”等25款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及其他25款App,要求公司進行整改。
2)22年6月2日,滴滴的退市決定正式生效。
3)22年6月6日《華爾街日報》報道我國將完成對滴滴的網絡安全調查并將解除相關APP新用戶禁令,市場猜測監管對滴滴案件的調查進入了尾聲階段。4)22年6月29日,滿幫集團、BOSS直聘分別宣布,經報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復“運滿滿”、“貨車幫”、“BOSS直聘”的新用戶注冊。
網信辦宣布對滴滴處罰結果的意義:
1)滴滴案件是網絡安全審查第一案,網信辦宣布對滴滴處以罰款80.26億元,表明監管對于滴滴網絡安全審查案件長達1年的調查審核已經結束。
2)80.26億元的處罰力度低于市場預期。此前市場預期滴滴已經預留100億元用于潛在罰款,21年阿里“二選一”遭國內反壟斷史182.28億元的最高罰款;相比之下,此次網信辦對滴滴的罰款金額低于預期,順應了4月29日政治局會議表明“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3)事件表明滴滴等互聯網平臺的整改已經進入了尾聲,滴滴未來有望重啟上市流程,螞蟻事件等標志性案件的調查也有望盡快落地。
4)滴滴案件涉及國家安全,違反《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處罰的落地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有利于引導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運營,促進企業健康規范有序發展。
平臺經濟監管政策展望:22年以來互聯網監管政策重點由“規范”轉向“發展”。4月29日政治局會議表明“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
1)滴滴標志性整改事件的落地,向市場傳遞了積極的信號;我們認為,未來“常態化監管”將更加規范、透明、可預期;
2)平臺經濟支持性具體措施有望在近期出臺,重點關注游戲、直播領域;建議關注下周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預計會再次表態促進平臺經濟“發展”。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政策監管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用戶流失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