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上游行業整體表現亮眼。煤炭、石油、氟化物等資源行業接力引領資本市場強勢回暖。據港交所6月17日披露,甲苯衍生品供應商—武漢有機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有機)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交銀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自制產品放量 營收逼近28億
(資料圖)
招股書顯示,武漢有機主要專注于甲苯氧化及氯化產品、苯甲酸氨化產品以及其他精細化工產品制造。該公司的甲苯衍生品,可用于食品防腐劑、家用化學品、動物飼料酸化劑以及農業化學及醫藥用途的合成中間體。
2019年以來,武漢有機的自制產品銷量錄得大幅增加,由2019年約162200噸增加至2020年的211300噸,并進一步增加至2021年的248500噸。得益于自制產品的放量增長,武漢有機的業績取得進一步增長。
2019年至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武漢有機收入分別為約16.92億元、15.99億元、27.90億元人民幣;同期,凈利潤分別為8261.6萬元、2.07億元、3.09億元人民幣。期間,毛利率亦由2019年的19.1%持續增加至2020年的28.2%,并進一步增加至2021年的28.7%。營收增長的同時,盈利能力亦在不斷提升。
業績增長的同時,武漢有機的現金流亦源源不斷。報告期內,該公司的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人民幣2200萬元、4240萬元、6950萬元,持續擴大的現金流能夠幫助該公司更好抵御市場波動。
分業務而言,銷售自制產品業務的營收分別為13.0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15.08億元、22.14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77.1%、94.3%、79.4%;產品貿易業務的營收分別為3.87億元、9100.6萬元、5.76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22.9%、5.7%、20.6%。自制產品作為武漢有機的營收主力,營收規模與日俱增,而產品貿易業務貢獻營收日益增多,該公司的業務向均衡化發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1年的銷售收入計,武漢有機是中國最大的苯甲酸及苯甲酸鈉生產商以及第二大芐醇生產商,分別占2021年中國市場總收入57.2%、41.3%及25.8%,而于全球市場,公司在苯甲酸生產商及苯甲酸鈉生產商中位居第二,而在苯甲酸醇生產商中位居第三,分別占全球市場總收入33.8%、23.4%及14.7%。
智通財經APP認為,武漢有機的財務表現和未來增長取決于中國和全球的甲苯衍生品市場的整體增長,尤其是甲苯氧化產品和甲苯氯化產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苯甲酸的全球銷量預計將在2026年增加至39.73萬噸,苯甲酸的全球銷售收入預計在2026年達到34.62億元;芐醇的全球銷量預計在2026年達到22.99萬噸,全球銷售收入預計在2026年達到30.06億元。武漢有機分銷網絡遍布海內外共計831家,能夠深入挖掘甲苯衍生品市場的增長紅利。
下游行業需求上升 產能飽和擴產在即
事實上,甲苯及甲苯衍生品廣泛用于食品及飲料市場、工業市場、飼料添加劑市場、農藥中間體市場及醫藥中間體市場等下游。由于下游市場需求上升,甲苯及甲苯衍生品行業規模逐步擴大。
首先,由于消費者對包裝食品項目及飲料偏好的變化及人均收入的增加,對防腐劑需求不斷增長。全球食品及添加劑市場的市場規模預計于二零二六年將達38億美元,并預期于二零二二年至二零二六年按復合年增長率4.1%增加。不斷增長的食品防腐劑市場正在推動甲苯及甲苯衍生品行業的增長。
其次,飼料酸化劑亦為甲苯衍生品的重要下游產品。中國飼料添加劑行業的規模按收益計預計于二零二六年將達1674億元。此外,日化品的下游應用亦在不斷增加。苯甲酸氨化產品主要包括苯甲腈及用作醫藥中間體的苯代三聚氰胺。中國農藥中間體及醫藥中間體的市場規模預計于二零二六年達708億元。受益于下游農藥中間體及醫藥中間體的需求日益增長,未來苯甲酸氨化產品的市場需求預計有所增長。
在持續不斷的需求之下,武漢有機作為甲苯衍生品全球市場的龍頭企業,仍要擴大產能以維持公司長期規模經濟及盈利能力。
根據智通財經APP了解,武漢有機目前運營兩家生產基地,分別位于武漢及潛江。2019年至2021年,武漢生產基地的設計年產能分別約為166500噸、302500噸及302500噸,而潛江新億宏生產基地的設計年產能分別約為124040噸、124040噸及144040噸。于相應期間,該兩個生產基地的使用率分別為119.4%、90.7%及102.4%以及71.1%、75.7%及91.8%。兩個生產基地都已面臨滿產狀態,若要繼續擴大產能,新增生產基地或成為其可能的選擇,
招股書顯示,武漢有機2022年1月完成武漢生產基地的擴建計劃并開始投產。新設施主要為生產飼料級苯甲酸產品而設,設計年產能為60000噸。此外,該公司于2021年成立一家新的全資附屬公司湖北新軒宏,專為生產甲苯氯化衍生品而設,預計2025年底完成建設。可見為了實現更大的規模經濟,武漢有機已經把擴產計劃提上日程。
原油或帶動原材料價格上漲
武漢有機的原材料(尤其是甲苯價格)受其上游產品(即原油)影響,2019年至2021年,消耗原材料成本分別占銷售成本約47.8%、62.0%及54.7%。因此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動會影響公司的毛利及毛利率。
整體而言,國際原油價格與甲苯平均單價呈正相關。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大宗商品成為其中一抹靚麗風景線。被譽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期貨價格年內漲幅已達60%,并引領商品市場整體上行。
6月14日,國家發改委公告稱,自2022年6月14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90元和375元。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年內第十次上漲,部分地區95#汽油步入10元時代。隨著油價持續上漲,甲苯價格或將出現類似走勢。
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至2021年,苯甲酸的平均單價呈現上升趨勢,由2016年的每噸人民幣6100元增至2021年的每噸7500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5%,呈現先對穩定的增長態勢。
根據智通財經APP了解,武漢有機向少數供應商購入原材料,特別是甲苯。報告期內,五大原材料供應商(均為獨立第三方)分別合共占其采購總額約76.0%、70.3%及76.6%,最大原材料供應商則分別占采購總額約28.5%、29.3%及41.0%。對采購商的依賴或導致武漢有機無法快速消化原材料的漲價壓力,從而降低盈利能力。
提高研發能力,開發高價值產品。或許能夠持續抵御上游市場的漲價壓力。報告期內,武漢有機的研發投入分別為7340萬元、7940萬元及1.11億元。研發的持續投入,轉化成多項專利成果。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公司擁有2個商標及59項專利,包括22項發明專利。通過研發,負責優化生產工序、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新產品、擴大副產品的應用及高效使用,能夠進一步使得武漢有機獲得成本效益,獲得更為彈性的利潤增長空間。
綜上所述,武漢有機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甲苯衍生品供應商,受益于下游市場需求上升,市場規模增長可期,產能掣肘或許影響該公司的成長速度。此外,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帶動上游原材料的提價壓力,仍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