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何劍嶺
4月25日晚間,太平洋(601099)證券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第一大股東北京嘉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裕投資)轉發的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拍賣通知》,獲悉嘉裕投資所持本公司股份將被司法拍賣。拍賣標的為嘉裕投資持有的太平洋證券7.44億股,占太平洋證券總股本的10.92%。
對于股份拍賣原因,太平洋證券表示,因股權轉讓糾紛,華創證券以嘉裕投資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2021年10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21)京02民初288號《民事判決書》。因嘉裕投資未按判決要求按期償還華創證券保證金、利息等相關費用,華創證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獲悉,本次拍賣的太平洋證券7.44億股,評估價為21.58億元,評估單價為2.90元/股;起拍價為17.26億元,起拍單價為2.32元/股,相當于評估價打八折。4月26日,太平洋證券收盤價為2.49元/股。
嘉裕投資持有7.44億股
2019年11月15日,華創陽安(600155)全資子公司華創證券與嘉裕投資簽署了相關協議,華創證券擬22億元受讓嘉裕投資持有的太平洋證券部分股權。協議簽署后,華創證券按協議約定向嘉裕投資支付了15億元的保證金,嘉裕投資將持有的5.81億股太平洋證券股份質押給華創證券。
不過,時隔半年,即2020年6月3日,華創陽安公告表示,鑒于交易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經雙方友好協商一致,擬終止本次交易。值得一提的是,終止的具體原因,也曾引起證監會的關注。證監會在華創陽安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二次反饋意見中指出:2020年6月交易環境的哪些具體事項發生變化,導致雙方必須終止協議?為何距離簽署之日起超過半年之后才終止協議?
對此,華創陽安曾回復稱,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后,審計現場工作難度較大,且嘉裕投資未能有效協調、組織、配合,導致盡調工作未能充分開展,審計程序不能有效執行。另外,雙方對初步盡調發現事項未能達成一致意見,且交易期間,標的公司發生合規風險事件,受到監管機構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終止此次交易,嘉裕投資應按約定返還華創證券支付的保證金及利息,但嘉裕未能按協議約定如期履行還款義務,僅償還5000萬元。
因此,華創證券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嘉裕投資資產進行訴前財產保全,法院已對嘉裕投資持有的3.49億股太平洋證券股份實施凍結(包括尚未質押的1.63億股以及已質押的1.86億股),即華創證券已質押或凍結了嘉裕投資持有太平洋證券全部股份共計7.44億股。
7.44億股評估價21.58億
就在太平洋證券披露前述公告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北京產權交易所更為詳細地披露了本次拍賣的關鍵信息——拍賣價格。
北京產權交易所拍賣公告顯示,嘉裕投資持有的太平洋證券7.44億股評估價為21.58億元,評估單價為2.90元/股;起拍價為17.26億元,起拍單價為2.32元/股。4月26日,太平洋證券收盤價為2.49元/股。
據悉,本次太平洋證券市場價值即2022年3月24日至2022年4月22日收盤價均價,每股2.90元乘以股票總數(7.44億股)乘以80%作為起拍價。此外,本次拍賣保證金為3.40億元,起拍價增加幅度為860萬元。
華創陽安曾表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要求,就上述質押股份優先受償,并在取得有利生效法院判決且嘉裕投資拒不履行的情況下,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就上述凍結股權拍賣、變賣后的價款受償。因此,僅從起拍價17.26億元來看,已能夠償還嘉裕投資所需償還的欠款及利息。
此外,記者看到,在競買人所應具備的多種條件中,需滿足財務狀況良好,資產負債和杠桿水平適度,凈資產不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具備與證券公司經營業務相匹配的持續資本補充能力。
太平洋證券表示,若本次司法拍賣并過戶成功,將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更。本次司法拍賣尚處于公示階段,后續將涉及競拍、繳款、相關部門核準、法院裁定、股份變更過戶等環節,最終是否拍賣并過戶成功存在不確定性。
目前,太平洋證券尚未披露2021年年報。2021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太平洋證券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與2020年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0.90億元至1.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