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疫情與世界: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年會期間,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在分論壇《實現碳中和:企業在行動》上表示,健康的食品行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它關系著民眾的健康,只有踐行相關的綠色理念,強化綠色管理,同時要推進綠色行動,才能更好的來應對碳中和對我們的挑戰,實現擁抱青山常在、產業常興、金山常留的美好未來。
張劍秋認為,伊利集團作為中國乳業的龍頭企業,有責任和義務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當中作出更多的貢獻。對于企業如何踐行雙碳目標,張劍秋分享三點伊利的經驗:
第一點,用綠色理念引領綠色發展。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從根本上也決定了發展的成效以及成敗,對于健康食品行業來說,只有不斷地凝聚減碳共識,同時堅持綠色理念,才能實現全產業鏈和全行業的綠色發展。以伊利為例,2007年時提出綠色領導力,2009年升級為綠色產業鏈,同時在2021年提出了社會價值領先,提出這些主要是為了明確在行業內率先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這些綠色理念貫徹過程當中需要一脈相承,更要不斷地深化,為推動整個產業鏈和行業的綠色發展做好引領,也奠定基礎。
第二點,用綠色管理來統籌綠色發展。在綠色理念的引領下,需要構建系統化的、覆蓋全產業鏈的綠色管理理念,這樣才能統籌和推動全行業的綠色發展。在公司內部,伊利已經成立了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每個部門和業務相關條線都配備了可持續發展聯絡員,同時伊利還形成了面向未來的共享健康可持續發展體系,發布了可持續發展的行動綱領,同時深度對標并落實十七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九個目標。在公司外部,伊利成立和加入了一系列零碳聯盟,積極構筑我們產業發展的綠色生態圈,共守青山綠水。
第三點,用綠色行動實現綠色發展。知行合一,貴在行動,綠色發展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健康食品行業覆蓋了一二三產業,跨度大、鏈條長,只有通過科學的數據核算,搭建減碳平臺等相關具體行動,才能更好地推動綠色發展,實現雙碳目標。伊利從2010年開始就自查家底,按照國際相關標準開展全面的碳盤查,2030年這套體系就可以覆蓋產業鏈上的所有合作伙伴和供應商,同時我們還建立了全產業鏈減碳的三大平臺,這三大平臺也為更好的推動行業的綠色發展奠定了基礎,國家乳制品產業劑量測試中心,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全球網絡,環境、健康、安全與質量管理包括這四個方面的信息系統,這幾個平臺的搭建將充分發揮這個平臺的優勢和引領作用,調動和整合全產業鏈的人才、技術等各類相關資源,助力和推動我們行業的綠色發展。
張劍秋總結道,這些工作的落腳點就是“青山不負有心人,只有堅定地走綠色發展之路,才能實現我們提出的青山常在、產業常青、金山常留的目標。”
通過伊利這幾年的努力,今年中國食品行業首個零碳工廠,中國首款零碳牛奶先后在伊利誕生,4月8日,伊利還對外發布了伊利集團零碳未來計劃,宣布伊利在2012年實現碳達峰的基礎上將在2050年之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成為了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家發布雙碳目標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