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華鋒股份(002806)發布了《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修正前,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2300萬元~3400萬元;修正后,公司預計去年實現凈利潤4500萬元~6300萬元,較原先的預計數值幾乎翻倍。
每經記者 安宇飛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憑借子公司的業績補償款,華鋒股份(002806.SZ)在2021年的盈利或將進一步增長。
4月18日晚,華鋒股份發布了《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修正前,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2300萬元~3400萬元;修正后,公司預計去年實現凈利潤4500萬元~6300萬元,較原先的預計數值幾乎翻倍。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為什么對業績預告進行修正?華鋒股份表示,公司根據子公司北京理工華創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理工華創”)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初步估算因理工華創未能完成業績承諾,重組交易對方向公司補償金額使公司當期凈利潤增加約為3780萬元。
子公司業績承諾曾延期一年履行
早在2016年12月,華鋒股份就發過一份《關于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停牌公告》,稱公司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交易對手方為理工華創。
2018年9月,華鋒股份完成了對理工華創100%股權的收購。據了解,理工華創致力于純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為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商提供電控及驅動系統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服務。
在收購理工華創之前,華鋒股份的主要業務是電極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過此次收購,公司完成了向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跨界”。
伴隨著上述收購的,是業績對賭協議(及其補充協議):林程等理工華創原股東承諾,理工華創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050萬元、4000萬元、5200萬元和6800萬元。
上述凈利潤,也包括理工華創當期取得或分攤的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并按照會計準則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科研經費。
根據對賭協議及其補充協議,若理工華創業績補償期間累計實現的實際凈利潤數低于累計承諾凈利潤數,應向華鋒股份支付補償金額。
在2017年和2018年,理工華創都順利完成了業績承諾。但從2019年開始,理工華創的凈利潤就不再達標:2019年,理工華創的凈利潤完成度僅為80%出頭;2020年,其凈利潤更是虧損了5659.53萬元。
據華興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審計并出具的審計報告,剔除除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的政府科研經費外的非經常性損益、可轉債募投項目損益、華鋒股份提供資金支持的成本等影響后,理工華創2017年到2020年累計實現凈利潤5075.19萬元,而承諾實現的凈利潤為1.805億元,兩者相差近1.3億元。
圖片來源:報告截圖
相關公告顯示,2020年理工華創的經營活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因此華鋒股份和重組交易對方擬將2020年度業績承諾順延至2021年履行。
業績預告修正不只因為補償款
為什么要修正業績預告?華鋒股份表示,公司根據理工華創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初步估算因理工華創未能完成業績承諾,重組交易對方向公司補償金額使公司當期凈利潤增加約為3780萬元。
同時,華鋒股份還提到,此項收益增加公司非經常性收益約3780萬元,不影響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不過,從華鋒股份兩次業績預告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公司修正業績預告并不僅僅是因為理工華創約3780萬元的業績補償款。
業績補償款無論是否到來,都不會影響華鋒股份的扣非凈利潤,但公司卻對扣非凈利潤也進行了修正。
按修正前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年扣非凈利潤虧損100萬元~500萬元;修正后,公司預計去年扣非凈利潤為200萬元~700萬元。
2020年,華鋒股份凈利潤虧損3.05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3.26億元。結合業績預告修正后公司2021年預計實現凈利潤4500萬元~6300萬元的數據來看,公司已經在去年實現了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的“扭虧為盈”。
為何2021年業績有所增長?華鋒股份表示:受市場需求影響,電極箔產品供不應求,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上升約40%,銷售單價也有較大上漲; 2021年2月以來,子公司理工華創北京廠區恢復正常生產,新能源汽車業務銷售收入比2020年同期上升約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