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孚股份(603938.SH)3月9日晚間披露2021年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9,886.7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8.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565.5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44.7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201.5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65.06%;每股收益1.72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44.00%。
業績變動,三孚股份(603938)表示,2021年公司主要產品三氯氫硅、高純四氯化硅、氫氧化鉀、硫酸鉀銷售價格較2020年均有所上漲。其中,三氯氫硅受下游市場需求增長驅動,價格同比有較大幅度提高;同時,公司高純四氯化硅二期項目(2萬噸/年)于2021年7月投產,高純四氯化硅產品產銷量同比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且2021年下半年高純四氯化硅產品價格同比漲勢明顯。2021年,公司抓住市場機遇,同時不斷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整體運營能力,積極推進新項目的實施,使得公司綜合競爭實力有一定的提升。
主營產品盈利能力跨越式提升
天眼查信息顯示,三孚股份前身為成立于2006年10月的唐山三孚硅業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布局及發展,公司現形成了以硅系列產品為主鏈,鉀系列產品輔助支撐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其中,硅系列產品主要涵蓋三氯氫硅、四氯化硅、高純四氯化硅、氣相二氧化硅、電子級二氯二氫硅、電子級三氯氫硅、硅烷偶聯劑;鉀系列產品主要涵蓋氫氧化鉀、硫酸鉀產品。
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對光伏產業上下游各環節需求有了較大程度的拉升。2021年以來,多晶硅行業景氣度上升,行業產能利用率提高,多家多晶硅生產企業規劃新建、擴產項目,從而對三氯氫硅、工業硅等產品的需求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受上游金屬硅粉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三氯氫硅產品在2021年價格波動較大。
為此,公司抓準市場機遇,產、供、銷、運各個環節科學決策,使得三氯氫硅產品銷售節奏把控較好,產品盈利水平較2020年有大幅提高。2021年公司三氯氫硅產品平均不含稅出廠價格8,905.04元,毛利率為43.69%,較2020年提高31.88%。
公司年報透露,2022年,其多晶硅部分新建產能即將投產,從開車投料及日常生產消耗兩方面對三氯氫硅產品需求預計將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光伏市場行情較好,市場上普通四氯化硅產品的供應相對減少且價格有所上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高純四氯化硅產品原材料緊缺。同時,隨著國內外對光纖光纜需求增加,對高純四氯化硅產品需求增加,從而促使高純四氯化硅產品價格在2021年下半年呈上漲趨勢。公司高純四氯化硅產品原材料由內部供應,原材料質量及供應量穩定,且無運輸成本,使得公司高純四氯化硅產品較同行具有一定優勢,2021年,高純四氯化硅產品經營情況良好,平均不含稅出廠價格10,244.88元,毛利率為41.62%,較2020年提高17.30%。
新建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
2021年,三孚股份各新建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具體來看:
公司電子氣體項目自2017年啟動,三年磨一劍,終于在2020年11月一次性開車成功,進入試生產狀態。至2021年10月底,該項目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進入正式生產階段。在試生產的11個月中,通過不斷摸索調試各項工藝指標,兩種電子級產品在下游客戶測試中均取得了良好的質量表現。
需要提及的是,2021年項目組成員著重對產品質量滿足高端客戶要求、產品質量穩定性、安全運行、節能降耗等幾個方面做了大量技術研發和工藝改進,使得試生產過程中安全運行無事故、工藝控制日趨穩定。截至2022年3月9日,公司電子級三氯氫硅產品已實現向下游硅外延行業、碳化硅行業規模化供應,電子級二氯二氫硅產品已完成與下游客戶的數據比對工作,即將開展產品上線導入測試工作。
此外,三孚股份硅烷偶聯劑項目一、二期項目在2021年同步向前推進,一期“年產15000噸硅烷偶聯劑中間體項目”建設工作主要集中在設備設施的安裝收尾,試生產前的準備及開車。至2021年10月一期項目正式投料試車,截至本報告披露日,一期項目所有可外售產品均已獲得下游客戶的認可并形成部分銷售。至2021年底,二期項目“年產73000噸硅烷偶聯劑系列產品項目”現場基建工程、設備設施安裝等工作已基本完成,項目技術人員、現場管理人員、生產操作人員均已到位。項目將于2022年進入正式生產。
強化核心產品鏈條 產品矩陣進一步完善
全景網了解到,公司多年來堅持產業鏈條的延伸與拓寬,將以硅基產品為核心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不斷完善、強化。通過延伸產業鏈上下游產品、設計改造工藝流程,使各個生產系統之間協調聯動、相互支撐,原材料和能源在企業內部實現高效利用。
三氯氫硅為三孚股份的核心產品,其本身作為公司電子級二氯二氫硅、電子級三氯氫硅、硅烷偶聯劑中間體產品的原材料,同時其生產系統產出的普通四氯化硅作為高純四氯化硅生產所需原材料,余能余熱回收副產蒸汽供應生產系統循環利用;副產品氫氣作為氫氧化鉀生產所需能源。
三氯氫硅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圖
高純四氯化硅產品提純后的尾料四氯化硅用于生產氣相二氧化硅。氫氧化鉀和硫酸鉀生產系統的副產品氯化氫,均作為三氯氫硅產品的原材料,實現了三氯氫硅生產用氯化氫內部供應。循環系統中的各種物料均直接通過管道運送至各生產系統,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保證了原材料的質量和供應的及時性。
2021年,三孚股份在“強鏈條、補內需、固核心”的安排下,為進一步完善內部循環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豐富產品下游領域,收購了三孚納米材料(原名唐山奧瑟亞化工有限公司)100%股權。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7月末收購事項完成后,三孚股份利用豐富的硅系列產品生產管理經驗及一體化管理優勢,短期內即實現了三孚納米材料生產線的正常運轉,經營業績大幅提升。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實現扭虧為盈。
其次,2021年5月,公司高純四氯化硅二期項目開車,對應產品年產能達到3萬噸。隨著市場對高純四氯化硅產品需求有所增加,高純四氯化硅產量的提升,有效補充該產品供需間的相對不平衡,鞏固了公司的行業地位。
隨著公司產業鏈不斷延伸及外部市場對三氯氫硅、四氯化硅產品的需求增加,公司于2021年規劃了三氯氫硅擴產項目并開始投入建設,該項目設計產能為:三氯氫硅5萬噸/年,四氯化硅2萬噸/年。
據悉,目前,該項目現場土建工程整體進度已接近尾聲,項目所需機械設備、電氣、儀表等已陸續到場,預計2022年第二季度進入安裝階段。預計于2022年第三季度進入試生產。三孚股份表示,未來項目投產后,將補充內部硅烷偶聯劑、高純四氯化硅、氣相二氧化硅等產品對原材料的需求。
千方百計引人才 科研創新促發展
科研方面,三孚股份通過內部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企業文化建設水平,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千方百計吸引人才,助力公司轉型及發展。數據面上,2021年1-12月,三孚股份共計投入研發費用7013.45萬元,較上年同期同比大幅增加62.70%。
2021年,公司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組織實施“一種高效節能四氯化硅精餾提純”、“高純四氯化硅原料預處理系統改造”等科技創新項目24項。公司“年產500噸電子級二氯二氫硅及年產1000噸電子級三氯氫硅項目”、“年產15000噸硅烷偶聯劑中間體項目”、“年產73000噸硅烷偶聯劑系列產品項目”納入2021年省工業企業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唐山市2021年度工業企業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低雜質48%氫氧化鉀新產品開發”納入2021年唐山市百項工業新產品新技術開發項目,“年產15000噸硅烷偶聯劑中間體項目”納入2021年唐山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021年12月,唐山三孚新材料有限公司獲得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021年12月,公司獲得河北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
2021年,公司組織28項科技成果申報專利,其中申報發明專利5項。獲得專利授權22項。截至目前,公司共計擁有有效授權專利74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
2022 年經營聚焦三大方面
除積極推進研發創新及人才引進外,按照經營計劃,2022年,三孚股份還將從“推進項目建設及投產、加大新產品市場開發力度”兩大方面積極推進經營工作。具體為:
一、推進項目建設及投產
2022年,公司將繼續積極推進硅烷偶聯劑項目全面投產。同時2022年也是公司新建三氯氫硅項目建設的關鍵之年,公司項目組及各相關部門將通力配合,加快項目建成投產進程,搶抓市場行情。
二、加大新產品市場開發力度
2022年,公司將在穩定現有產品市場份額的基礎上,重點開拓新產品市場。繼續推進兩種電子氣體產品的下游測試工作,爭取實現電子級二氯二氫硅產品下游規模化采購及繼續擴大現有電子級三氯氫硅產品市場份額,做好產品質量管理及銷售服務,以萬無一失的產品品質服務更多下游客戶。2022年公司硅烷偶聯劑產品二期產品將陸續投入市場,公司將在項目投產后盡快實現穩定生產,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客戶要求,積極做好前期市場調研、客戶溝通工作,發揮產品優勢,爭取盡快打開國內外市場,取得較好的銷售成績。
三、研發創新及人才引進
2022年,公司將積極推進研發平臺建設工作,依托三孚(天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提高公司高端專業人才吸引力,優化公司人才結構,加強人才戰略儲備,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動力。(全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