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市企業財報發出后,其業績往往會成為引領股市行情的風向標。
北京時間5月20日美股收盤時,唯品會(NYSE:VIPS)報收21.89美元/股,暴跌11.34%。
要知道,唯品會在前夜剛剛發出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而從各項業績指標來看也均是正向。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第一季度中,唯品會總凈營收為人民幣28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1.1% ;歸屬于唯品會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5億元,同比增長達125.7%。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歸屬于唯品會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7億元,同比增長73.7%。
為何業績報發出后,會引發股價大幅下行?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在財報發出的電話會中,道出了背后可能的原因所在,“我們二季度的指引偏保守。”
原來,唯品會方面預計二季度總凈營收為289億元人民幣,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一規模數值盡管相較去年同期會有增幅,但對比來看“環比增長不行”。
確實,西南證券首席研究員張剛也看到,受疫情影響,唯品會2020年第二季度處于一個低基數,而今“2021年二季度的營收指引為20%-25%,低于預期。”
活躍用戶環比下降
在保守預期下,沈亞在電話會上依然說到,“我們對Q2是有信心的。”在他看來,唯品會當前在用戶增長方面呈現出來較好趨勢,談到此,他用到了“比較穩健”一詞。
從唯品會一季報中的數據來看,總活躍用戶數達4580萬人,相比去年同期的2960萬規模來看,同比增長54%。
沈亞還從中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不管在新增用戶還是老客留存中,男性用戶的比例在大幅增加,“大概提升了5個百分點。”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唯品會在品類上發生著改變,“男裝和體育用品的購買量都在增加”。
當唯品會方面強調一季度活躍用戶新增時,張剛發現相較去年第四季度5300萬的活躍用戶數,“有顯著下滑”。他指出,活躍用戶環比下降,意味著其營銷推廣帶來的正效果在減弱。
關于獲取新客的渠道和方法,“多跟以往的精準營銷、預裝機甚至媒體曝光、綜藝劇集合作等形式相關。”沈亞還透露,除了根據用戶偏好進行精準的一體化運營,“今年會在直播方面做一些動作”。
盡管沈亞強調唯品會不會在獲取新客上投入太大,但張剛看到的卻是,唯品會2021年一季度的營銷費用為13億元,較去年同期直接增長了近9億元,這一投入在凈收入總額中的占比也達到了4.6%,較去年同期的2.2%甚至翻了一倍多。
營銷增速反噬毛利率
唯品會的“營銷費用同比增幅超200%”,這個迅猛增長的投入讓張剛覺知,與其獲客及相關廣告活動緊密相關,“廣告費用支出過大”。
盡管在特賣市場處于頭部地位,但身在整個電商大格局中已經處于第二梯隊的唯品會,如今不得不在曝光度上發力,而“廣而告之”式的營銷是必然。
實際上,這樣的大投入方式也給唯品會帶來了一些負向拉扯。張剛注意到,唯品會在第一季度的毛利潤為56億元,雖然同比增長了54.7%,但毛利率僅為19.7%,相較上一年19.2%的毛利率來看,“并未顯著增長”。
沈亞在財報電話會中并未避諱談及毛利率的增速趨緩的問題,“內部其實不太看重毛利”,他表示唯品會更著重看綜合凈利。至于第一季度的毛利環比下跌,他給出了背后的一些原因,“我們花了比較多的錢,去把去年購買但今年沒購買的用戶喚醒起來。”
此外,在刺激用戶粘性方面,唯品會還在“測試”以給部分用戶提供優惠折扣力度,目前“這些錢我們出”,但沈亞表示,將來視測試效果,費用會有品牌出。可以看到,唯品會在技術和內容支出方面的投入有所下降,其中占總凈收入的比例已降至1.2%。
另外,基于特賣標簽,唯品會已經在嘗試推出“特供”商品,目前已經與500多家品牌展開合作,“做我們的定制款”,沈亞覺得,這會是唯品會在電商市場形成差異化的能力所在。(記者 錢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