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總會冒出一些“刺耳”的大實話。繼去年斥責演員片酬瘋漲后,前日舉行的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SMG影視劇中心主任、東方衛視總監王磊卿又“開炮”了。針對國產電視劇套路滿滿的現象,王磊卿的犀利吐槽有點像單口相聲——“談判都去華爾街,戀愛都去巴黎秀;打槍都去唐人街,開炮都去索馬里;大女主滿街走,帝王嬪妃多如狗……”這段話,引發現場一片哄笑的同時,卻也道出當下國產劇創作道路上的遺憾。
劇名集數長,劇本孵化時間短
如今看似繁榮的中國電視劇市場,實則充斥各種套路。王磊卿概括為“兩長一短”——電視劇劇名、集數越來越長,劇本孵化時長卻越來越短。對于電視劇名,從以前的兩三個字到如今的十幾個字,王磊卿質疑:“吆喝詞太長,會不會模糊了真正的戲核?”而對于電視劇集數越來越長,他的吐槽更直接,“大多龍頭爛尾水蛇腰,好像古裝劇沒有七八十集就不能叫大劇,那中間是否有注水?大家對長集的電視劇爭議很大,觀眾需要50集以下不摻水的干貨劇,市場需要30集左右快節奏的創新劇!”
相比劇名、集數像面條一樣越抻越長,一部國產劇的劇本創作之草率,令人咋舌。一般美劇12集劇本耗時半年左右,而國內部分IP劇五六十集劇本5個月就能完成。在“劇本速成”這一急功近利思路影響下,不少新劇一開播就被觀眾指責“劇情無腦”。曾創作電視劇《王貴與安娜》劇本的編劇六六直言,她的每部作品都需要三年甚至五年的時間進行思考揣摩、體驗生活,“沒有時間浸潤,沒有深度交流,不走入人物的靈魂,不熟悉他們正常的語言體系,肯定寫不出好的戲。”
所謂“談判都去華爾街,戀愛都去巴黎秀”,折射的是當前不少都市劇喜歡去海外取景的現象。在王磊卿看來,不少劇為了所謂的“洋氣”前往海外拍攝,“一部電視劇的工匠精神,不體現在海外拍攝的華麗跟風,而是落實于創作各環節,與其把錢花在海外取景,不如把錢落在實處。”作為購劇方,他也直言不諱地說,衛視不會為不必要的海外取景劇集買單。此外,他還提到,要對這幾年大行其道的“大女主劇”保持警醒,“過度消費古裝女性成長題材,也是如今制作方偷懶跟風的套路。”
劇集產量下滑,倒逼精品化
傳統電視劇到底有沒有人看?在制播年會的論壇上,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客戶總監龍長櫻給出了近三年的數據分析:從收視比重和播出比重來看,電視劇依然是各大電視臺最重要的內容,超過新聞、綜藝等。不過,從2009年至2017年,電視劇產量逐漸下降,產量最高的2012年新劇達到391部,2016年僅有271部,去年僅有241部,是近十年來最低。
國產劇數量減少,未必是件壞事。制片人大楠分析,此前國產電視劇被詬病的就是產量過剩,很大一部分劇制作完成后無法播出,目前產量降低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促使各大影視公司推出精品化劇集。從2015年至今,頭部優質資源電視劇進一步被東方、湖南、江蘇等一線衛視壟斷。但龍長櫻也透露:“頂尖好劇依然稀缺,衛視收視率不低于2%的劇僅占總劇集的0.5%,收視率在1%—2%的劇僅有5%;弱劇遍布,近8成的劇收視不到0.5%。”
令不少電視劇從業者欣慰的是,從去年開始,現實題材電視劇在市場上強勢回歸,《人民的名義》《我的前半生》《生逢燦爛的日子》等現實主義題材熱劇,創造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愛奇藝副總裁陳瀟對現實題材“爆款”頻出非??春?,并預測這股熱潮可能延續到今年,甚至更久。不過,對于現實主義題材劇,王磊卿的認識很清醒,他認為現實主義題材并不等于當下題材劇,“一些貌似發生在當下,卻與當下中國人的生活、生存和情感毫無關聯的,屬于‘懸浮都市劇’,并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電視劇。”
臺網聯動更易于出“爆款”
隨著視頻網站進一步崛起,去年中國電視劇行業出現了很多先網后臺,甚至網絡獨播的大劇。不過,真正產生爆款影響力的劇作仍是臺網聯動的劇目,正如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所說,內容制作要接近最大公約數受眾的喜好,真正的爆款是臺網共振的。這點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簡稱《軍師聯盟》)和其下部《虎嘯龍吟》體現得尤為明顯?!盾妿熉撁恕吩诮K衛視和優酷播出,觀眾反響熱烈;《虎嘯龍吟》僅在優酷播出,盡管品質依然優秀,影響力卻大不如上部。
共同的利益已經把傳統電視劇的制作方和作為平臺方的電視臺、網站捆綁在一起。華誼兄弟傳媒董事長王中磊預測,制作方跟電視臺、視頻網站,未來要一起探討多種形式的合作和商業模式,兩方或三方共同發起一個項目。其實,去年播出的《瑯琊榜之風起長林》就已經進行了這樣的嘗試,視頻網站愛奇藝既是播出平臺,也是出品方。
從當前情況看,阻礙電視臺和視頻網站深度合作的難題還有不少。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坦言,網站的最大痛點是電視臺排播的不確定性,“電視臺經常通知我們,明天晚上要播什么劇,基本上沒有辦法鋪墊、宣傳,比較理想的情況是我們提前一個月左右做準備。”
此外,由于互聯網商業模式是用戶主動觀看,而傳統電視臺是被動觀看模式,也導致了兩種平臺的用戶對劇集緊湊度、觀賞度的不同需求。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直言:“大部分劇集砍掉三成集數,甚至更多,都不會影響整部劇在網站的播出效果。”記者 徐顥哲